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喷●疯狂

(2017-02-02 23:24:57)

井喷疯狂

井喷和疯狂是两个意思完全不相同的词,用一句老话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然,用这两个词用来形容中国的旅游业,又是那样的准确、形象和深刻。

今天的中国旅游业是井喷式的发展,游客是疯狂般的旅游。

这种井喷疯狂的旅游从机场、火车站起步开始,一直延伸到整个旅游过程。

譬如:排队买票→排队进站→排队登机上车→排队进景点→排队照相→排队吃饭→排队上厕所→排队住宾馆,一路上唯有进入了宾馆的房间后,才结束排队。

本来以为,趁春节国人亲情满满、热热乎乎团圆在家的日子,出门清静清静,到黄果树旅游点转转。不曾想全国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多了去了。四天的旅游,没有一天不挤的,没有一个景点不挤的。

从济南打飞的到贵阳,在济南机场还心里打鼓,因为这个团在济南机场集合时只有我们夫妻俩人。真担心旅行社可能因人太少或取消或服务上打折。

等到了贵阳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50人的大团,从广东广西到山西陕西,从北京到南宁有十多个省市。

第二天一早大团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本来约定的是7:30分出发,结果等了张三等李四,等人齐了已晚了40分钟。

到了景点从车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一片,万头攒动。等下车之后,立即就陷入了这人海之中。往前看是一个个活动的后脑勺,区别就在头发有长有短;往后看是一张张兴奋的脸;往下看是一个个扭动的臀部,连自己的脚面都看不到。

等了半天,导游把景点票买到发给大家,紧接着排队进入景点,长长的蛇形队伍前胸贴后背地慢慢向前蠕动。本以为进了景点就好了,没有想到同样是看后脑勺,拍照都要排队。

总之,越是接近景点拥挤得越厉害,你不想站着都不可能,你不想走也不可能,已经没有男女之别了,大家就这么样互相簇拥着向前挪动着。

最最夸张的自然是吃饭和如厕了。定点的饭店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餐桌来不及铺一次性的桌布了,没有开水,米饭是游客自己“抢”来的,菜上一个光一个,倒不是大家惜食不浪费,而是上一个菜需要10分钟的样子。

桌面和地面到处都是油渍渍的,水渍渍的。如厕也是狼狈不堪,且不说女厕所,就是男厕所也要排队。

即使这样,到黄果树旅游区的游客依然是前浪推后浪地涌进景点。在景点我见到的最小年龄的游客只有两个月!最大年龄的是77岁。

特别是那个只有两个月的小游客,脸上皱褶处还挂着胎儿专有的胎屎。这么小的孩子就被父母强行地带到这种环境,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他们捡来的,还是自己十月怀胎得来的。

每天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挤。晚上到宾馆上网一查,不光是贵州挤,全国所有的景点大致如此。

看到景点里乌央乌央的游客,对国家新出台的二胎政策产生了强烈的迷茫、怀疑和忧虑。

井喷式的发展,疯狂般的旅游,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是中国旅游业的常态。

 

 

草写于贵阳至济南的飞机上

鸡年正月初六完稿于东营

 井喷●疯狂

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的排队长龙。拍照于黄果树风景区排队等车的现场。
井喷●疯狂
地点同上,只不过一头一尾而已。
井喷●疯狂
这是在景点外在等导游买门票。也是个广场。


井喷●疯狂
这是进门时的拥挤现状。
井喷●疯狂
这是犀牛潭的景色:一边是水的瀑布,一边是人的瀑布。
井喷●疯狂
在这种状态下看瀑布就是看一个热闹,根本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美和神奇。中国人旅游多数是到此一游的心境,没有崇尚自然美的意识。
井喷●疯狂
这种人流是从进门开始到出门结束的。大家不分男女老少,就这么熙熙攘攘地像传送带上的零件一样往前走。
井喷●疯狂
这是离开的场面,依然是拥挤不堪。在这里你绝对不用担心会走错了或走逆向,这种情况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你是担心一件事儿,就是别与队友走散了,找起来可费时间了。
井喷●疯狂
这是青岩古镇的情况,一点不比犀牛潭人少。凡是到犀牛潭的游客一定会光顾这里的。
井喷●疯狂
就是这样拥挤,还有推轮椅来的。真不知道是为了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
井喷●疯狂

井喷●疯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