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儿说事儿(三十九)


说实在的,到巴厘岛旅游最困难是花钱。印尼的钱叫卢比,最大面值是10万元一张,相当于人民币50元,最小面值是50卢比,是钢镚,相当于人民币2.3分。但这种钢镚在市面上很难见到了,有一次在超市见到过,第二天去换没有了,很遗憾。

这一摞卢比是在机场换的卢比,2000人民币的。出趟门不花5~6百万是回不来的。关键是如果脑子慢一点或数学不好的根本就算不清楚。买东西很麻烦,先看质量,然后站在那里算半天,兑换成人民币,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购买。真的很麻烦。

宁静、干净、古朴的街道。在巴厘岛你很难找到两栋形式、风格雷同的建筑物。所有的民宅都是私房私宅,在国外民权法是最大的法,没有哪个政党或哪届政府敢占领、强拆的。

家门就在路边,出了门就路。没有小区的概念,小孩就在家门口的路上玩。

相当于中国的胡同,没有高墙,大家或面对面,或门连门。


用卵石砌成的花盆,很浪漫。

用细小卵石做的桌面。

这是家门口的地面前铺设的图案和问候语。

这种图案在巴厘岛随处可见,多得就像花布一样多。


长型黑白鹅卵石花盆。


小街道。

墙面的图画。

小胡同。

街道。


用鹅卵石砌成的门框。

24小时药店。晚间只开门上的小窗。外表很有特色。

这种小窗让我回忆起了童年,50年代青岛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小店,其中就有酒店。就是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这是洗衣店。巴厘岛什么都好,唯独洗衣店让人不能接受,价格很便宜,合人民币几毛钱,但用一台不带消毒设备的洗衣机,洗完后直接晾在路边,来回的汽车和大量的摩托车扬起的灰尘就落在洗过的衣服上。虽然扬尘比国内的少,但接受不了。

巴厘岛的饮用水都是这种大桶水,因为巴厘岛的地下水只能用来洗洗涮涮,不能直接饮用。饮用水只能靠从外地运进,合10钱一桶。

这一家的大门口铺砌的图案。


路牌。巴厘岛的路牌也很有特点,没有统一的,这路牌属比较好的一块。

这一家的门庭很有特色,与中国的差不多,在门楣上悬挂一块照妖镜等。

窄窄的小胡同,很干净,很整洁。
前一篇:漫话丑拆
后一篇:看片儿说事儿(四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