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 郁闷

漫话
2016年6月22日
来巴厘岛已经20多天了,再有几天就该收拾行囊准备打道回国了。
不知为什么,随着对巴厘岛社会的了解加深,郁闷的心情就愈发加重。三件事儿让我特别不开心。
第一件事儿:每天外出游览景点的时候,都要打的,最短的行程也需一小时以上,因为巴厘岛的车和摩托车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了解真实的巴厘岛,每次上车我一定要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路上贪婪地、认真地观察路上的各色各种事物,时而用相机拍照下来。
一个来回观车无数,几千辆车是有的。在这几千辆车中,政府的车也就几辆。在巴厘岛政府的车是红牌照,非常明显,非常好认。
巴厘岛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 面积比上海稍小些,加上每年的300万旅游人口,可你在街上、旅游景点和娱乐场所基本看不到政府的车,看不到“城管”,看不到警察,只有几个交警。
巴厘岛非常和谐、稳定和安逸,无论是街道,还是娱乐场所你根本看不着监控器。想想北京、上海、济南及所有城市,不仅地面上满眼的政府车、城管、警察,还不包括便衣警察;头顶上可遮风避雨、密如蜘蛛网的各种监控器。
第二件事儿:中国砖家忽悠中国老百姓说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来到巴厘岛之后才感觉自己被忽悠了。巴厘岛的汽车和摩托车并不少,特别是摩托车每家至少是两辆,一不限行,二不限购,用得汽油还是90号的;巴厘岛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习惯焚烧稻秸和其他可燃之物,包括全岛人每天早晚两次的贡香,但巴厘岛的空气依然清新,天空依然湛蓝,太阳依然鲜亮,为什么巴厘岛的尾气等不污染空气?其实原因很简单,巴厘岛没有工业,旅游业、农业和手工业是巴厘岛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这三点巴厘岛成为印尼最富裕的地区。
第三件事儿:非常偶然在巴厘岛一超市看到了卖中国烟——中华和利群牌的香烟。虽说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毕竟在异国他乡看到了自己国家产的商品了。
从不吸烟的我情不自禁地从货架上拿起来细瞧,结果让我大为吃惊:一是三种香烟盒上全都印有国际同行的黑心烂肺的图案;二是印有“专用出口”四个字。原来中国政府知道吸烟有害啊!为什么在国内销售的香烟盒上不印上这种标识?
这个政府是中国人的政府还是外国人的政府?说是中国人的政府吧,它提醒外国香烟消费者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并印刷上那么恶心恐怖的图案,而中国的香烟盒印刷的最漂亮,还不告诉你吸烟有害健康;说是外国人政府吧,它们是中国娘生中国娘养,黄皮肤黑头发,花着中国纳税人的钱。
联想到一个朋友,他到过30多个国家,感慨最深的是所到国家的警察都是严外国人敬本国人,而中国警察恰恰相反。
这三件事儿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但它确确实实影响了我的心情,让我好生郁闷!
写于巴厘岛
2016年6月22日
晚
我梦想我们国家的公务车也挂红牌该多好!好明显,好监督,看谁还敢开着公务车送孩子上学、送二奶去医院、接小姐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