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为人民服务

标签:
情感 |
漫话为人民服务
2015-6-12
一个突发的小事儿让我对“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有了茅塞顿开、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理解,并彻底颠覆了对这句口号的信念。
“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从提出到现在估计约有70年弱的时间了,由于太熟悉了,甚至做梦都能当梦话喊出来,也就没有细想,也就没有细分析。
前几天,到了北京八王坟长途汽车站,准备乘车离京返乡。到了候车室才发现,爱妻的手不知被什么尖锐的物件划开了一个小口,流血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找一贴创可贴就OK了。按照经验和常理,立即在候车室里寻找急救箱,很快找到了,但是铁将军把门——锁着。
连想都没有想,转身找到了车站的安检人员,他们说这个急救箱不归他们管,他们爱莫能助;二话没说立马又找到了车站工作人员,他们说这个急救箱好长时间没有人打开过了,不知道钥匙在哪里。
看着划着大红十字的急救箱,看着这帮事不关己的工作人员,当时真有骂人和砸箱的冲动。受理智控制,有了找车站领导的想法。
直径来到了车站调度室,向一位领导貌相的男人说明缘故希望他能帮助打开急救箱救急,给我一贴创可贴用。他也说,那个急救箱的钥匙不知在什么地方,没有办法打开。不过我正好有创可贴,是自己的。说着掏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三贴创可贴来给我。
我一边谢谢连声,一边撕下一贴,把剩下的两贴还给他,他倒是很大方,执意要都给我。我说,你收好,放在你这儿说不定下次还能帮助其他人。他若有所思、心悦诚服地放回了钱包。
拿着创可贴,三步并成两步地回到爱妻身边,给她包扎好,一切都OK了。但我的思绪却翻腾起来了。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儿竟如此折腾、如此周折、如此费事儿,联想到政府一站式行政大厅里的饮水机,银行和宾馆里的雨伞、擦鞋机等,全都是摆设,不知道为谁服务。
抛去朦胧混沌的孩提时代不算,已被政府灌输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到今天才反思,才论评,是鄙人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
无知真可怕!
这就是八王坟长途汽车站内设置的急救箱。上面明明写着“紧急外伤救助专用”字样,但就是打不开。质问一:如果真的有重伤员,只因打不开急救箱而耽误了抢救时间,谁负责?这一次是手指划了个小口子,如果有大的意外伤害怎么办?质问二:里面有没有急救药?
国内这种现象应是比比皆是,如岂不能用倒不如没有。因为,没有只能说明服务不到位,而打不开就不仅仅是急救箱,还有政府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