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源的浪费
知识资源的浪费
2014-8-3
青岛市黄岛区最近对城市路名进行了更改,这典型的没事儿找骂型。
城市街道改名对无知政府来讲是一件小事儿,对已经习惯了的城市居民来讲也是一件小事儿,无非不太习惯、不太适应罢了。
中国人逆来顺受惯了,再加之国家是伟光正的,老百姓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等,爱咋折腾咋折腾。
城市街道随意改名折射出的是政府的无知、无能、无法,是知识资源的浪费,是不尊重老百姓,是无法无知的政府。
在政府的领导下,城市的建设风格大同小异,从南到北有一种曾经相识的感觉;街道名字新潮、响亮,没有历史感、没有知识沉淀、没有民风民俗感。
其实,随意改名是政府自己抹黑自己的行为。
原因有三:
一、 随意性。街道的名字应该是不变,是好是孬都不应该改。特别是一些很怪、很涩的名字是万万不能改的。它是老百姓的智慧,是当地的历史,是当地的一种文化。
二、 无知性。随便改名是一种无知的行为。不懂得尊重历史、不懂得尊重民意、不懂得尊重文化。地名是一种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的载体。
三、 违法性。城市是老百姓的城市,街道改名与市民商量了没有。肯定没有。你说你开会了,咨询了人大、政协和街道办,可这些机构都是你设的,人员也是你选的,他们敢提不同或相反意见?除非他们不想干了。

原名是海滨八路


原上海南路

原海滨十二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