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别
(2012-01-09 15:30:40)
标签:
杂谈 |
眷
2012-1-8
中国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25%弱。
开通的老年人占老龄人口的60%强。
睿智的老龄人占开通老龄人口的30%弱。
开通+睿智的老人占睿智老龄人的20%强。
开通+睿智+高生活质量的耄耋老人占老年人口的3%弱。
很高兴,在岁尾年初拜会了一对开通+睿智+高生活质量的耄耋老年夫妻,且在他们家小住了六天之久。
其实,这对耄耋老年夫妻我们小夫妻俩早就认识。七十年代吾妻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翁媼所在的单位工作,更为有缘的是与尊媼在一个办公室里。
结婚后,我们得到他们的不少帮助。老两口一直是我们小两口工作、生活的学习榜样。
二十多年前,老两口举家回迁江苏江阴老家。
从此,亲情分两地,挂念系两端。
每每思念起两位老人,便向爱妻问起老人家的近况。两位老人家在不知不觉中像是我们小夫妻俩的第三重父母。
期间,吾妻曾偕爱女去过一次。
这次前去探望于我来讲还是第一次,很高兴却也很内疚。
在火车上我设想了这对耄耋老年夫妻的种种老太臃肿、眼花耳聋、语无伦次的样子。
在火车上就想好了:到了家,一定得帮老人家打扫打扫卫生,做上几顿易嚼易消化的饭菜孝敬孝敬。
当老人家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我惊呆了,我真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翁叟面目红润,炯炯有神,腰不弯背不驼,思路敏捷,谈吐伶俐,除有点耳弱外,根本就不像是84岁的耄耋老人;再看尊媼,除面目气色不如翁叟外,那更是一位可敬可爱神老太,后来得知82岁高龄的尊媼竟能自己骑自行车去买菜。
看到两位老人,我内心有一种戏彩娱亲的冲动。虽说我也是56岁的人了,但在这两位可亲可敬的长者面前,我就是一个孩子,理应身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他们开怀。
晚上宿在尊媼的房间里,她自己移到北间孙子的房间里。开始我和爱妻坚决不同意,但老人态度非常坚决,被褥全都是新换的。因不愿、不敢违了老人的意,最后我俩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躺在尊媼的床上,有一种特殊的心情和特别的温暖。我们躺在被窝里,不敢诳语嬉耍,唯恐玷污了老人圣洁的床。我们只能静静地、轻轻地在一种崇敬的氛围中进入梦乡。
白天,两位老人全程陪同我们出去玩。开始我想借我们来江阴的由头,陪老人家外出散散心,但第二天我就感到这那是我们陪老人散心,分明就是老人在陪我俩游玩。
在游玩的过程中,无论是爬山登高,还是拜谒名胜,两位老人的身体活动能力很强,兴致很高。讲起山川胜迹来,不温不火、绘声绘色、娓娓翔实、引人入胜。真没有想到两位老人还是一流的导游。
老人家生怕我们来江阴玩不好,玩不开心,与两个儿子反复商量第二天的行程。然后再争取我们俩的意见,决定好了之后才肯放儿子回家。
由于老两口的德行极高,感天动地,苍天不仅赐予了两个好儿子,更赐予了两房好媳妇。
特别是大儿媳,几天的食、行,事无巨细,井井有条,均由她们婆媳出主意、定方案,周全细致,礼数周到,有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持家本领。
看到一家人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尊老爱幼,如此的婆唱媳合,真让我羡慕不已,尊敬不已。
时间如梭,到了分手的日子。
在分手的前一个晚上,我们的心情都挺凝重的,一种依依惜别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屋子。
大家欲言又止。没有了谈笑风生,没有了妙语连珠,有的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尊媼的一句默默自语撼动着我的心。她好像在说不愿意让我们来,忍受不了这种分别。
翁叟把一盒他认为的最有效的感冒药递给我,我爷俩都有点轻微感冒。手捧这份沉甸甸的药,一句话也没有讲,一个“谢”字也没有说。“谢”字此时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此情无声胜有声!我对爱妻说,这份药不能吃,我要把它当成从仙人处得到的灵丹妙药回家贡起来。
第二天两位老人起得很早,为我们忙乎早饭。尽管我们一再表示不用他们送行了,但两位老人态度非常肯定地要送我们到车站。看着这两位开通、睿智、健康、可敬可亲的老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拒绝。
一道上,翁叟一定要替我拉着箱子上下车,我的心在流泪,但我努力地克制着,不能让两位老人看着。
到了江阴汽车站,很快就买上了到苏州的车票。检票前,我们催促老人家赶紧回去,但老人家就是执拗地要看着我们上车。
上车后,安顿好爱妻和行李后,我急匆匆地从车上下来,只见两位老者,依然站在候车室的玻璃门窗里向我挥手。我快步跑上去,把手按在玻璃上,尊媼反应很快地亦把手放在玻璃上,我们娘俩说着对方谁也听不清的话,但我们却都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我们娘俩手隔着玻璃,但心却紧紧得贴在一起。此时此刻,我真得不想走了,想留下来再陪陪两位老人。
司机在催我,大声呵斥着我。我不在意司机的呵斥,因为他不懂人间的真爱,不懂人间还有眷别之情!
无奈,一步一回头地上了车。心中的泪水如瀑布一样,湍急而下。
从江阴到苏州怎么走的,我不知道;用了多少时间,我不知道。总之,一句话也没有说,一眼外景也没有看。如梦如幻陶醉在眷别的情感之中。
直到撰写此文,这种情感依然涓涓而流!
我在心中呐喊:老爹,老娘,我爱你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