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重北京
(2011-02-20 07:03:11)
标签:
杂谈 |
阅读五重北京
2011-2-12
从去年“十一”到今年春节,先后两次在北京居住了二十余天,而且是潜伏在北京地地道道的小区里面。由于身份、时间和视角不同,这一次对北京有了比较深刻、形象、具体、真实地认识。渐渐地眼中出现了五个北京,从抽象到具象,由感性至理性。为了让这种心得多飞一会儿,慌不择词,急不选句地记录下来,取名叫《阅读五重北京》。
第一重的北京是所有肉胎凡眼都能看到的北京,是地面上的北京,是所有外地人进京下机、下车第一脚踩着的北京。这一重的北京,如果你有时间细细地看,慢慢地阅读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一重的北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富裕人的北京和来北京旅游的外地人的北京。这些人出行的方法有两种:要么就是私家车,要么就是地面公共交通车。特别能反映北京八旗子弟遗风的现象是,北京的大爷大妈上公交车如进自己的家门一样,既不买票也不刷卡目空一切地直径走到车内,享受青年人让出的座位;富裕人是不会乘坐公交车的;再就是外地进京的旅游的、探亲的人,这些人时间一大把,但他们到了北京都找不着北,所以更愿意在地面上活动。上述三种人是第一重北京的主体。
第二重的北京是在地下的。我个人觉得北京的地下已经被掏空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讲,除了地面上的阳光、树木,其他的是应有尽有啊!特别是地铁四通八达,北京现在已经有了10条通往不同地点和方向的地铁了,速度之快、之便捷,颇受两类人的喜欢:第一类是新一代北京人,他们未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他们已从“北漂”一族蜕变成持有北京绿卡的新一代北京人。他们一方面已经完全地融入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第二类人是所谓的“北漂族”,这些人既像上满弦的闹钟不知疲倦地日复一日,又像漫无目标的蜜蜂,不知前方是花还是草。他们怀揣犹太人的“羊皮卷”,不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这两类人构成了地铁乘客的主力军,他们来去匆匆,加快了北京人的生活节奏。不了解真正北京人生活方式的看客还以为北京人勤劳、勤快呢。其实北京的繁荣完全取决于这些人。地铁如同他们来回采蜜必经的路径。
第三重的北京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的北京。这些人身上依然遗传了浓烈的“八旗子弟”的遗风,操着京腔京调,迈着四方步,趾高气昂,一副老天第一老子第二的样子,过着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他们眼里,上瞧不起新贵和新一代北京人,一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心态,在一边喋喋不休、叽叽喳喳地非议为富不仁,来路不正;下瞧不起“北漂族”和外地人,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认为是这些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动了他们的“奶酪”。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眼高手低,事事做出一副清高洒脱状,可一旦自己沾事儿,则斤斤计较,不依不饶。特矫情。
第四重的北京是富人的北京。北京是富人的天堂。如果说全国人口中有10%的富人,那这10%人口中就有8~9%集中在北京。所以说北京是富人的天堂。这些人在北京是呼风唤雨,一掷千金。真要是政府同意,他们可以把紫禁城买下了当成自家的后花园,他们可以给长城贴瓷砖,给黄河两岸按栏杆,给月亮镶金边。有几件事足以说明这一点:一是去年,国家查封了赫赫有名的“天上人间”,听说为查封“天上人间”政治局开会决定的,可想难度之大。据说“天上人间”的性服务已经做到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程度;二是国务院三番五次平抑房价,可是每次都是以房地产大鳄抬高房价为结局,政府平抑一次房价就抬高一大截,政府在这些大鳄面前是屡败屡战。精神可嘉,能力有限;三是这次开征房产税国家就不敢在对全国房价有举足轻重、立竿见影影响的北京做试点,而拿一个无足轻重、无关大局的西北城市重庆说事儿。上海则是温柔地挠痒痒。想想看,这三件事儿哪一件与这些人富人脱了干系?虽说这些富人数量少,但能量大,影响大。换句话说,北京是权贵们的北京,是新“八旗子弟”的北京!
第五重的北京是平民的北京。这个北京是真实的北京。我还真佩服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百姓,他们不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还能忍辱负重、自娱自乐、自嘲自讽。他们自知改变不了什么,却变着法儿的编出些段子,抨击着、宣泄着不公和不满。他们是脊梁、是塔基,没有他们就没有上述四重北京。虽说他们是塔基,但他们生活得亦很快乐和知足。在北京只要你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和虚荣的尊严,还是能生活下去的,毕竟是首都嘛。党和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那会在全世界面前丢执政党的脸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先是平民的北京,后是富人的北京。
上述五重北京就是我这次的心得,就是我眼里的五重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