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农民工
(2010-08-13 05:14:14)
标签:
杂谈 |
夏季农民工
8月3日上午,在小区外的一条似乎没有灰尘的人行道上碰上了一个“民工二代”。
只见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约有1.75米高,清瘦,面目黝黑且一脸疲惫相,一点儿光泽也没有,一点儿表情也没有。头发长长的,沾满了建筑灰尘,完完全全的一个灰头土脸;穿着一身脏兮兮的、也分不清是什么颜色和花样衣裳,脚穿拖鞋;身后拖着一个中号的拉杆箱(正是这个拉杆箱把他和他的父辈给区分开来了,他的父辈进城打工时用的是蛇皮袋),拉杆箱上还绑着一个卷起来的单人用凉席。小伙子穿着如此简便的行头,拉着如此简单行李,无精打采、疲惫不堪、晃晃悠悠地离开了正在施工中的工地。
他身后的影子很小,但他身后的工地明年就成了富人避暑的豪宅,繁荣会像春天的树儿阿、花儿阿一样茂盛,但这一切注定与他再也没有关系了。他留给这片工地的是汗水,甚至是鲜血,还有憧憬和企盼;他带走的却是委屈、无奈和伤心。无助的他像一只蜜蜂一样,没有目的地奔向下一个看似比这一个会好些的工地,继续干着属于他的那份苦力。估计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走在途中,不仅没有人会帮他,可能连歹人、小偷都不会去光顾他的。
看到他的样子,我心里相当震撼,相当心酸。这就是我们的农民兄弟,这就是农民兄弟的后代。他们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是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群体;是没有工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因工致伤、致残和致死的的基本人权保障)的群体;是更不能享受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的群体;是诸多黑心的企业、雇主恶意克扣、拖欠和拒付工资的群体。
在我国,民工是农民工的简称,“民工二代”是民工孩子们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带有歧视性的词汇。泛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是我国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
农民工背井离乡、别妻抛子地来到城市,在现在的城市里,他们只能做建筑工、清洁工,做一些苦力和城里人不想做的工作。还经常被城市里的人另眼相看,瞧不起他们。城里人不做建筑工,他们去做,把一座一座的高楼建了起来。如果没有他们当建筑工,大厦能像见风就长似地屹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他们当清洁工,城里的卫生环境会有这么好吗?如果把城里人比做是喝水的人,那他们就是挖水井的人。吃水不忘打井人,这是古训。
农民工是社会公认的弱势人群——他们过着边缘化的生活,精神上经常遭受漠视和歧视,其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权益更是难以获得充分保障。近几年,农民工从事高强度、超负荷劳动,薪酬水平偏低、且常被拖欠,社会保障缺失,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屡屡见于报端。
看看吧,我们就是这样对待农民兄弟的!
想想吧,你们的爷爷就是从农民蜕变而来的!
我目送着这位农民小兄弟,眼睛开始模糊了,思绪开始飞翔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