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标签:
创先争优办实事解民优惠民生活动实施意见 |
分类: 党团建设 |
校内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现将《关于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
中共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0年8月31日
主题词:创先争优
辽宁电大党委工作部
校对:刘祚斌
关于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
“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的意见》(辽创先组发[2010]10号)和《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意见》(辽教创先组发[2010]10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要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做好为基层服务工作的意见》,充分运用业已形成的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群众的成功经验,组织学校党组织和党员为基层、师生和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解决基层电大招生办学中的实际困难,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工厂化办学”和“两个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
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员参与。学校党组织和党员要全员参与到“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和群众的强大合力。
2.坚持经常。要把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作为党内经常性活动来抓,努力探索完善服务基层、服务师生和群众的长效机制。
3.量力而行。学校党组织要结合自身的职责任务,党员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条件,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做好服务基层、师生和群众工作。
4.形式多样。要尊重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进一步丰富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师生和群众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增强服务师生和群众的效果。
5.注重实效。要坚持党员受教育、师生和群众得实惠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地为师生和群众多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努力在解决师生和群众困难、促进社会和谐上真正见到成效。
二、主要形式
在我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要从我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出发,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二)广泛开展同基层电大、班级和“四困生”结对帮扶活动。
1.进一步落实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校领导要结合工作实际,至少联系系统一所电大和校内一个教学单位,不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办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学校和系统的教育教学发展。
2.有系统管理和服务任务的党总支(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与基层电大结对子活动。每名党员至少与一所县级电大结成对子,了解基层电大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办学和教学管理业务指导和帮扶,加强与基层电大的沟通,提高电大系统的凝聚力。
3.院系党总支(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与“四困生”结对子活动。通过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与本院系的“四困生”(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心理困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
4.其他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与各院系班级结对子活动。协助院系做好“四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工作,通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困生转变、创建学生文明公寓、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方式,切实解决“四困生”的实际问题。
5.注重结对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学校有关部门要通过开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办理助学贷款、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奖助学金、结对帮扶等办法,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一是通过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党员社会实践服务队、服务进基层、普惠制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二是组织党员积极参加社会慈善行动,为受灾群众、困难群体捐款捐物,开展救助活动等。
三、实施步骤
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要重点把握6个环节,精心组织实施,扎实稳步推进。
1.提出方案。由各党总支(支部)和党员根据自身情况,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提出服务师生和群众的具体打算,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
2.组织审定。对党员提出的方案,由党总支(支部)统筹规划,进行审定;党总支(支部)提出的方案,报校党委备案。
3.公开承诺。各党总支和党员的方案经审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师生和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4.践行承诺。党总支(支部)和党员要根据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师生和群众工作,认真践行向师生和群众作出的各种承诺,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
5.领导点评。根据活动进展情况,校党委适时对各党总支(支部)和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6.督促检查。校党委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党总支(支部)、各党总支(支部)对党员要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定期汇报、全面检查、个别抽查等形式,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和实际效果,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抓好落实。
四、加强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把“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确保“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健康开展。
1.认真落实责任。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活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各党总支(支部)具体实施,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活动,发挥表率作用。
2.注重总结经验。要注重总结本总支(支部)和党员在活动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汇总帮扶结对、教育扶贫及社会服务活动情况,并上报学校党委。
3.加强舆论宣传。各党总支(支部)要充分运用校报、网站等媒体,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师生和群众对开展活动的评价和反映,为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