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诗歌——《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的别样抒情

(2011-08-29 01:26:00)
标签:

无为县

宋体

诗歌

日本法西斯

抗战诗抄

杂谈

 

 

诗歌的爆炸力就在抒情里

诗歌的生命力就在抒情里

 

感觉诗歌——《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的别样抒情

 

 

    诗不能没有感情。如果说,立意是诗歌的目标的话,那么感情就是诗歌的发动机。再读田间的诗歌《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读之,愤恨依然;想之,激情依然。

    田间(1916年—1985年),安徽省无为县人,著有诗集《中国牧歌》、《抗战诗抄》等,闻一多先生曾称赞他为“时代的鼓手”。《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是田间1938年写就的一首街头诗,也称传单诗、墙头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诗行简短,寓意深长,在朴素的诗句里,充满着火热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憎感情。曾记否,那时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面对敌人疯狂侵略和残酷杀戮的嚣张气焰,是投降还是反抗?田间的这首充满感情的小诗旗帜鲜明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不奋起、不抗争、不战斗的严重后果。

    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其主要特征,它的旗帜永远闪烁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抒情。《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的作者正是如此,只不过他是别样抒情,这就是他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制造出了强烈的悬念,从而启发读者深入思考,进而激起战斗的豪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大声朗读这首诗,着重体味“看,这是奴隶”的敌人口气,那是一种残暴而又讥讽的口气,模拟这口气读声,只能唤起心中的阵阵隐痛,更加激起对敌人的愤恨之情。可见,诗歌的魅力就在抒情里。

    诗歌,它的生命就是活泼地跳动在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激情之中。如果我们不反抗,敌人就会凶残地杀戮我们。其诗的抒情,正是在以实的设问中强烈显露,而又彰显生命的朝气。接着是虚问的递进——“指着我们骨头”。这里为什么不写“指着我们尸体”?因为“骨头”代表“骨气、气节”。“指着我们骨头”,更加显示敌人的鄙视神态,一如一幅漫画,显示敌人对我们人格、国格的践踏,和对我们精神的侮辱。由此唤醒广大读者的民族忧患之情,激起广大人民的爱国之情。可见,诗歌的号召力就在抒情里。

    诗歌,它是有理智的,但是感情的烈火爆发了,有时可以煮沸江河,可以融化冰山。《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正是这样抒情的。“看,这是奴隶!”字字怵目惊心,一如杜甫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叫人满目凄然,揪心疼痛;“看,这是奴隶!”字字怵目惊心,这就是甘当奴隶的可悲结果,这就是甘当亡国奴的淋血现实。抒情,化虚为实,更加激励觉醒,更加奋起战斗。可见,诗歌的爆炸力就在抒情里。

    小诗不小,《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以它别样的抒情方式,使人悲愤,催人战斗。据说,这首诗当时写在墙头,写在战士经过的山岩上,很快传到了各个抗日根据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抗日战场。同时,也使广大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爱祖国,爱和平,不做奴隶,保家卫国,必须战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暴力。时过近70年,现在读田间这首诗,依然力量填胸,激情万丈。可见,诗歌的生命力就在抒情里。

    夜深人静,笔耕至此,耳畔忽然轰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400字, 2011829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