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而孤独
张力而深沉
感觉诗歌——好诗必有内涵的崇高与尊严(随笔)
我不认识诗人田野,但我喜欢他的诗歌,喜欢他直白的诗句内涵如梅,喜欢他感性的文字深沉如酒。今天又读他的新诗《西山西山》,一股激流在我血液里涌动,涌动的都是春节深藏而又无法排解的思乡情绪,苍凉久远的苦难,疼痛久远的日子,由此我也“便,泪流满面”......
有名人说:好诗标准之一就是感动别人。感觉《西山西山》,感动《西山西山》,显然这是一首成功的好诗。意象,意为意念,象为物象,借物抒情。西山,父亲,“这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头”构成实和虚的整体故乡物象,一如李白的“月亮”,一如余光中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宋李清照有诗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这正是《西山西山》的魅力,疼痛着大众游子难以释怀的乡愁。
诗有点点书香气,但要让人看得懂。看得懂是诗的直白,但不是白开水,不是打油诗,而是月之白,皎洁明亮;梅之白,清香溢出;云之白,洁白飘逸;雪之白,圣洁纯净。《西山西山》就是这样直白着抒情——对故乡的感谢:“被上弦月的清凉连绵成黑色的古堡,把我每一扇窗都呵护得风雨不透
”;对故乡的怀念:“以荒凉以沉重以西风的姿态......有如情人的呼吸,令我难以释怀”;对故乡的呼唤:我老了,“我能不能拄着一根枯草,走到你的面前,我能不能喊一声你久违的名字,便泪流满面”。感谢故乡的养育之恩,怀念故乡的翘首张望,呼唤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情结。
好诗必有内涵的崇高与尊严。崇高着奉献感动,把诗的留白美丽给读者想象;尊严着热爱生活形象,把诗的爱与悲悯如春雨播撒人间。《西山西山》是好诗,这便是乡愁的永恒主题,这便是故乡如山,如父老乡亲的概念,这便是“我把石头还给石头”和“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人生理念。内涵留白,“两块石头”,坚韧而孤独;“你血液的味道”,张力而深沉。读诗,感觉与故乡对话,尽管“泪流满面”,但寂寞远去,愉悦顿生。因为春在梅枝上。
附田野诗《西山西山》原文:其实你只是一块石头/不是多么高大
只能遮住一小片天/蔽日
也就是半边而已/离开你太久离开父亲太久/你们
这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头//每当子夜的歌谣里飘荡起/你血液的味道
我会看见/你从我身体周边的森林里/慢慢
聚拢过来/被上弦月的清凉连绵成黑色的古堡/把我每一扇窗都呵护得风雨不透/可我仍然无法说出/对你感激的话语//只是在偶尔的日落时分/你翘首于苍茫的虚空之下/在水天尽头的城市背面
沸腾着/以荒凉以沉重以西风的姿态/被我怀念
怀念的味道遥远/有如情人的呼吸/令我
难以释怀//西山西山
如果你确有灵性/那么告诉我
若干年以后/我能不能拄着一根枯草/走到你的面前/我能不能喊一声你久违的名字/便
泪流满面。( 2011年2月1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