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汉字之异同
(2012-06-03 04:35:11)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万国风土记 |
日本的汉字最早是从中国传入的。据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汉字早在日本第15代应神天皇的16年即西历285年就由中国传入日本,当时僧侣将儒教经典的《论语》和6世纪至20世纪初的汉字教科书《千字文》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是模仿中国僧侣的发音来读的这些经书的汉字的,而且当初的和文(即现在的日文)的记载也只有汉字一种。不过后来日本发展出了一套源自《万叶集》即被称为万叶假名的音标表示系统,万叶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汉字,纯粹借它们的音标来表示日文。再后来大和文化在自己的发展路上也独自创造了很多汉字,也就是人们通常称的“和制汉字”。所以汉字虽然最初由中国传入,日本文化中也继承了很多中国汉字文化,但是它们特别是现代中日汉字在字体字义上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正确掌握和理解中日汉字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不仅能够进一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解,而且能够更好的促使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中日汉字到底有哪些同又有哪些不同呢?
日文/中文
可否/可否
刻薄/刻薄
辞典/辞典
表示/表示
群集/群集
算数/算数
晩秋/晚秋
失意/失意
愉快/愉快
感冒/感冒
日文/中文
時間/时间
鍵盤/键盘
潔癖/洁癖
陰暦/阴历
整頓/整顿
成績/成绩
規範/规范
議題/议题
堆積/堆积
親筆/亲笔
日文/中文
許容/容许
佞奸/奸佞
軽減/减轻
紹介/介绍
短縮/缩短
認容/容忍
年賀/贺年
終始/始终
買収/收买
右顧左眄/左顾右盼
日文/中文
知恵/智慧
道聴塗説/道听途说
知力/智力
勇往万進/勇往直前
紆余曲折/迂回曲折
付近/附近
知育/智慧
明窓浄机/明窗净几
日文/中文
守銭奴/守财奴、看财奴
合歓木/合欢树
優柔不断/优柔寡断
七不思議/七大奇迹
奇想天外/异想天开
異口同音/异口同声
大言壮語/豪言壮语
疑心暗鬼/疑神疑鬼
日文/中文
足早/脚步快、走得快
花見/赏花、观花
写真/照片
本音/真话、真心话
旅券/护照
猫背/驼背、水蛇腰
蛇口/水龙头
手袋/手套
短気/性情急躁、急性子
手軽/简单、简便
毛布/毛毯、毯子
指輪/戒指、指环
悪口雑言/谩骂、辱骂
肝心/重要、关键
仇討/报仇
胸算用/心里的打算、内心的估计
無造作/简单、容易、随意、轻率
生意気/傲慢、狂妄
可哀相/可怜
一面識/一面之交
懸命/拼命、奋斗
頭金/定金、押金
牛飲馬食/暴饮暴食
暖衣飽食/丰衣足食
冷夏/气温低的夏天
口癖/口头语、口头禅
悪気/恶意、歹意
尽日/终日、一整天
看護婦/护士
悪口/坏话、诽谤的话
真夏/盛夏、三伏天
世間師/老江湖、老油条
落下傘/降落伞
皮肉/讽刺、挖苦
日文/中文
検討/讨论,研究
勉強/学习
上手/善于,拿手
出張/出差
世辞/恭维、奉承
我慢/忍受,容忍
落丁/缺页、脱页
割勘/分担费用、均摊费用
是正/订正
世話/帮助、援助、照顾
器用/巧妙、精明
腕前/能力、才干
丁寧/有礼貌、小心谨慎
自慢/自大、骄傲
素手/光着手、空手
腕白/淘气、顽皮
大切/重要、心爱
物語/故事、传说
手当/津贴、补贴
合図/信号
切手/邮票
献立/菜单、食谱
東屋/亭子
玉子/鸡蛋
覚書/备忘录
手本/模范、范本
宛先/收信人的姓名
万年筆/钢笔
八百屋/菜铺、蔬菜水果点
益荒男/大丈夫
莫大小/针织品
吾亦紅/地榆
手真似/手势
見積書/估价单
合言葉/口令、暗语、口号
紋切型/千篇一律、老一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