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质量技术部,强化职能部门的作用。
一是要求质量技术部具备“两个意识、三个能力”。“两个意识”是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三个能力”是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意识的要求是:钟爱你的工作,做好守门员。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足球队,质量管理的人就是守门员。球队的胜利取决于前卫的进攻能力,但守门员的好坏是胜利的保障,失球就比较麻烦了。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形象、品牌效应、也是经营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管质量的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意识要求质量技术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亲和力。仅仅靠指挥是不够的,还要帮助车间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不是只罚不管,只管不帮。要经常到车间了解情况帮助车间解决一些在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以质量管理人员对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所使用的三大原辅材料应该了解。
(1)质量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有所了解,如你能对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设备原因出现的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所有原辅材料的性能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原辅材料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3)质量管理人员应对你所用的纸张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车间解决一些由于纸张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协调;学习和研究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新的印刷技术;发现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要求质量技术部实现“两个转变”
首先实现由即由原来类似车间质检员的角色,向对车间质量工作的管理、对信息的管理的角色转变。理顺和完善质量技术部的这种管理职能,强化职能科室的作用,使全厂质量的管理具有指导性。
其次实现由ISO9001体系与实际工作的“两张皮”向ISO9001体系与实际工作的“二合一”的转变。使质量管理和ISO9001体系融合为一体,必须从源头做起,从职能部门做起。建立合二为一的工作机制,使ISO9001的要求逐渐转化成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
2、抓生产车间,突出车间的能动作用。车间是产品的直接生产部门,一切措施和管理,最终都要通过车间生产和产品体现出来,质量工作更是如此。同时,车间的主要工作是生产工作,是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车间的班组长、机台长和其他骨干人员,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和“零缺陷”产品质量文化的直接履行者。如果把车间比作一头耕耘的老黄牛,“无需扬鞭自奋蹄”便是管理的最高境原来的“操作者”向“管理者”的转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