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什么是“三忠于”“四无限”“三反分子”?
(2014-11-08 14:46:02)
标签:
转载 |
" 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
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
当代历史知识辞典——之二
什么是“三忠于”“四无限”“三反分子”?
从1966至1976,世界许多国家搞了十年现代化建设(“四小龙”就是在这十年出现的),而我国却搞了十年个人迷信,经济发展比世界落后了二十年。
在那十年,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造神运动”中,造反派“发明”了许多新词语。“三忠于”“四无限”“三反分子”就是其中的几个。对于这几个词语,现在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在当时的日常用语中,这几个词语比现在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之类要普及得多。
这几个词语的要内容是:
“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四无限”:对毛主席要“无限忠诚,无限崇拜,无限信任,无限敬仰”。
中国的语言太丰富了,这七个词语的意思就是一个:全国人民只“忠于”一个人,可是“发展”为七个,谁能不高呼:巍巍哉,伟大领袖也!
我国在封建社会必须忠于皇帝,现代中国宣传忠于一个领袖,实在不可思议!为了一个“忠”字,结果是造成几百万冤假错案。从理论上说,毛泽东提出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其实新中国建立时,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哪里有资本主义给你“复辟”呀,“文化大革命”复辟的是封建主义!
在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各地的造反派,为了竞争着对毛主席表忠心,还有许多发明创造。“早请示,晚汇报”只是一种。当时开会前后,饭前饭后,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要做“早请示,晚汇报”活动。如果医院一大早送来个危重病人,你必须等到医护人员做完“三忠于”活动才能开诊。那时对毛泽东表现忠,比救人生命都重要。
这里我想起一个小例子:1967年辽西大旱,沈阳市各个单位的干部派到绥中抗旱。那天中午干完活儿,做了“三忠于”之后,收工回来,我们三个人到一个农民家里吃“派饭”。老农端上饭后,我们拿起筷子就吃,那老农疑虑的提醒我们,问:“你们不喊,喊喊……就吃?”
我一时不明白,一想才知道老农的意思:因为做“三忠于”要多次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老农大概还没有记住“三忠于”这个词,所以说“你们不‘喊’,‘喊喊’就吃……”。我们告诉他,刚才在外面“喊”过了。老农这才放心地让我们吃饭。可见当时的“三忠于”活动有多么“普及”!
有一段时期,顾客到商店买东西,要先和售货员对讲一段语录,才可交易。比如顾客:“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我买牙膏。”
售货员:“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你买几支?”
顾客:“造反有理。我买两支。多少钱一支?”
售货员:“要狠斗私心一闪念,五毛一支,交款吧!”
这时才能把牙膏买到手。
此外,为了“表忠心”,造反派们还发明了“忠字舞”、“忠字操”、“忠字拳”等等。
“三反分子”: 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如果谁一时不慎,摊上了这个“罪名”,其性质和杀人放火的刑事犯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