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孩子人格的手段之一——把孩子留在别人家
——从孩子的悄悄话“我今天哭鼻子了”说起
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基本上是我们公公婆婆带着的。两位老人带着几个孩子。有一天,他们带儿子去他二叔那儿玩。
平时,孩子在我们自家显得有点自在和霸道,可是那天到他二叔那儿显得有些拘谨了。他最爱和他二叔的孩子倩倩玩,但是后来俩人在抢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一向霸道的儿子选择了忍让和放手……以下是儿子回来跟我说的悄悄话。
“在二叔那儿虽然玩的很高兴,但不玩时我就特别想我的爸爸妈妈。下午三点多时,小妹从我手中抢走了遥控板,她不让我看我喜欢的电视节目,而是独自看她的节目去了。我就躲在一间没人的卧室里偷偷的哭。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在别人家是不可能象在自家那样自由自在的。在家里,我总是想看什么爸妈总让着我,在别人家我就是特别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想到你们对我好的样子来……委屈的时候,就想偷偷跑回家来,可又怕他们笑话我,既来之则安之吧!于是,我忍了忍,到卫生间洗了脸……”
听了孩子的悄悄话,我虽然有点疼孩子,但心下明白了今后教育好孩子一定让他多去别人家玩或者有意将他留下来。结合当今我们许多家长们对孩子宠爱有加而磨砺训练不足,孩子任性、惟我独尊、个人中心、自私的性格就很容易形成的局面,我感触很深。旧时的大家庭里为什么就很少出现现在孩子身上的这许多性格缺陷呢?因为大家庭的孩子很多,孩子在一起很容易让他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他性格太孤僻就不能融入孩子群中,就没人跟他玩……因此,独生子女家长要完善自己孩子的人格,有意识的送孩子留在别人家生活几天,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