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旅游速写之——天池的阳光

标签:
长白山旅游见闻杂谈 |
分类: 旅游 |
长白山旅游速写之——天池的阳光
http://s14/mw690/001TiW2Gzy7nr13GTwhad&690
顺应事变驶向北坡
离开望天鹅风景区我们沿鸭绿江继续行进,驶向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到达时天色尚早,王占锋建议我们直接去长白山南坡景区。我们就直接北上由303省道转302省道驶向长白山南景区。
在行驶到将转入099县道的三叉路口时,看到路边的指示牌上说明,去南景区必须要在网上预先购买门票,景区不对外出售门票。这是很意外的事情。我们又行驶了15.4公里,到达了景区大门口。景区下班的班车马上发车,他们就要下班了。我们询问才知道这是确实的,只能到售票大厅去扫二维码,登录景区售票的微信公众号,才能预定次日的门票。我用手机登录后才知道,每天这里只售3000张门票,次日的门票已经售罄,我们只能买后天的门票了。
纠结景区的规定已是无用,我们面临2种方案的抉择。
第一个选择是坚持去南景区,那就必须在这里等待2天。因为这附近没有住宿条件,如果要在这里等待就要回五十几公里外的长白县住宿,在这里逗留一天,等后天再上山。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不行的。
第二个选择是直接去北景区。因为北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早,景区容量大,据说每天能接待游客一万人。但是北景区距离这里很远,在长白山的北面,去那里几乎要绕整个长白山。查地图去那里需走302省道转环山线,再转208省道,地图显示194公里,大约需要3小时34分钟。困惑我们的是以前没有听说这条环山线,路线设计时没有准备,是否通畅或是在施工状态无从知晓。此时已经是傍晚5点半,路上没有行人和可打听路况的消息来源。为此我们决定赌一把。直接去北景区。http://s16/mw690/001TiW2Gzy7npi4rv3x3f&690
一旦决定了方向,我们义无反顾踏上征程。
早上4点从临江出发,早餐在望天鹅新村,然后在35℃的高温下的旅游景点步行栈道十几公里,中午我们在十五道沟里每人只吃了个鸡蛋,下午车里吃了1块早餐带的发糕,此时我们又累又饿,晚餐和住宿在哪里尚不知道,有点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的味道。为赶路错过饭口与旅店,腹中饥肠辘辘,疲惫至极驾车赶路,前进方向的饭店、酒店、客栈一片茫然,只有目的地是清晰的。这是二十几年前我担任汽车道路试验工程师时经常的工作状态和生理感觉,是年轻人为爱好与事业拼搏冒险精神的体现。这时我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
驶上302省道即遇不顺,起初遇到几段施工和待维修的路段路况很差,汽车在颠簸中行进,速度慢了下来,人们的担心加剧了,如果都是这样的路就毁了,今晚吃、住都成问题了。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我们在颠簸中纠结坚持的时候,我们转上了环山线。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条路况非常好的旅游线路,道路平坦,各种道路标志齐全明晰;路边黄色的黑心菊花开绚丽,和白色的标志线一起护卫公路向前延伸,路边居然有太阳能的白色路灯,这条公路的装备真是有点奢侈了。这是通向长白山机场的迎宾路。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是幸运的。
晚上7时50分我们到达二道白河镇,我们只能在这里住宿了。到酒店打听才知道,北景区也要网上购票。我马上用手机上网,查询明天还有1200多张票。我们立刻抢票,完成购票后我再查询,只剩五百多张了,真有点玄。
二道白河是一个镇,现在成了长白山旅游的前哨了,来这里旅游的客人必须住在这里,个人的车也必须停在这里,买旅游套票,做旅游大巴进山往返。这里成了每天一万名旅游者必须的落脚地。这种垄断的地位使这里得房价出奇的高,饭店的菜出奇的贵,每份菜的量出奇的少,完全没有了东北菜的风格。这是住了一次再不想来的地方。当地商家毫不隐晦的说:每年旅游季节就这几个月,不趁这时抓钱都挺不下来。看来客人、商家各自都有自己的苦衷。
天池美景秀色可餐
次日晨起早餐后我们将车开到客户集散中心,将我们的车开进停车场。这里人数之多在意料之中,但是秩序井然。安检过安全门,排队候车大约30分钟,我们乘上了进山的大巴,向长白山挺进。我对这种运营方式很熟悉,国内旅游景点大都是这类方式,景点提供所有的交通,在距离景点很远就让游客止步,换成他们的车进入景点。这样好管理些,游客的车停到指定的停车场。对游客来说也方便。我查高德地图,此行距离37公里。往返74公里,80元的车费商家很爽的。http://s11/mw690/001TiW2Gzy7npiF6Jfk4a&690
到达北坡景区的山门前下车,然后排队等待进入景区大门。进入景区后又分批放人,换乘景区内部的大巴上山。每批排队上百人的队伍熙熙攘攘涌进候车区域好不热闹。人多但有序,说明景区管理很有经验的。
又是几十分钟的乘车来到一处大停车场,下车后又是排队等待上天池的购票。天池上小气候复杂多变,有时不能开放,所以看天池要另外买票,票价80元/人,老人没有免票。等待买票大约有半个小时,买到票后又是漫长的排队等车时间。这里都是8—11座的小客车,一辆接一辆的送客人上天池主峰。我们等车时间大约半小时。终于上了车。司机嘱咐我们系上安全带后,开始向山上加速。
这段车程和以往大不相同,山势骤然变陡,弯道越来越急,司机加大油门冲坡,急弯处丝毫没有放松油门的意思,我们在车上仿佛是鸡蛋在篮子里,左右摇晃剧烈都要散黄了。随着山势的增高,植被种类变化很大,最后就没有绿色植被了,只有在石缝中间看到几朵顽强的小花迎风摆动。大约二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天池顶峰,标志牌显示北坡顶峰海拔高度2691米。http://s9/mw690/001TiW2Gzy7npiR3BlC88&690
我们下车看到北坡上有一个巨大的平台,上面有气象部门的观测站,有边防部队的哨所,再就是旅游部门的游客中心。人们按到来的先后顺序在登顶栈道前等待,等待的人们被分割成几个方阵,等待分批登顶的命令。这是为了控制顶峰的人数,是安全管理必须的措施。同学郑永吉开玩笑说:“这是放羊分圈,要一圈一圈得放。” 我们看也是这个意思。http://s10/mw690/001TiW2Gzy7npj2EUXf79&690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顶峰温度骤降,我们穿上事先准备的外罩,尽管薄些还是管用。天空变化很快,刚下车时头顶晴空点缀白云朵朵,在等待的几十分钟里,云层突然加厚聚集在天池上空。刚才耀眼的太阳躲进了云层。等待中,我们不时仰望苍穹,祈祷天公今日作美。
长白山是东北一号旅游胜地。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夏季池水比天还要蓝;据说冬天冰面雪一样的白。看介绍,天池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龙门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这是松花江的正源。
去年我的几位战友和我曾经计划去长白山,由于身体缘故心愿未能达成。我曾在1983年因执行工作任务驾车到抚松县城,和同事一起来到天池瀑布下面,那时恰遇当年9号台风席卷长白,道路被毁无法登顶瞻仰天池,陡峭的石壁不时有塌方的落石,在阴雨中我只有“遥望瀑布挂千川”,悻悻而归。
查阅百度可知: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集水面积21.4㎞²,水面面积9.82㎞²,水面周长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天池水温为0.7℃-11℃,年平均气温7.3℃。人们形容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的长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现为中朝两国的界湖。
公元1908年,也就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清末秀才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奉旨勘查长白山。历时4个月的实地踏查之后,除《长白山三江源流考》等官方报告,还撰写了《长白山江岗志略》。刘建封是秀才,又是诗人。尽管考察十分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面对祖国雄奇的山水,常常情不自禁地吟诗,兴致勃勃地为各山峰命名。并绘有详细的地形图,标注了十六峰的位置,它们是:
白云峰、芝盘峰、天文峰、华盖峰、天豁峰、龙门峰、紫霞峰、铁壁峰、观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卧虎峰、孤隼峰、锦屏峰、白头峰。
这十六峰千姿百态,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雨雕蚀,山峰嶙峋峭奇,姿态各异,有的如宝剑刺天、有的似少女梳妆、有的如雄鹰衔物,环列成一个大圆周,或白或黄、或青或绿护佑着一池碧水天池。
这是我心仪已久的胜地,这是吉林人的骄傲。
得到放行的许可,我们终于登顶了,心里说:久违了天池!http://s4/mw690/001TiW2Gzy7npjjhcd563&690
待走上台阶登顶,云开雾释,天色居然放晴。挤进前去,眼前豁然一亮,一个恢弘博大的蓝色的水面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仔细观察,缕缕阳光投进水面,群峰环绕中,碧蓝天空的朵朵白云被刚刚露出笑脸的太阳光辉映着,在染上深蓝色、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印上片片深色絮状的倒影,宛如天然美玉中美丽的絮状瑕疵,随风变化,美轮美奂,美不胜收。陡峭峥嵘的山峰,如守护宫阙的天神,在女神面前顿失神威,唯有守护天池,呵护美玉之宿命。http://s5/mw690/001TiW2Gzy7npjtGs0k64&690
看到此时不由心旷神怡,我们和登顶的人们一样,擦肩接踵之中,手中的相机、手机快门哔哔作响。这里真是一步一景,步步生花,流连忘返。http://s6/mw690/001TiW2Gzy7npjCAkBL15&690
由顶峰的A区来到B区,这里又是一番景象。由于地势比A区低些,看天池的视角提高了。所以天池好像离我们更近了,她是那样的蓝,敢与天空比蓝,群峰更显竣险挺拔。此时天上的云又少了些,天空湛蓝无比透彻,简直是锦上添花,蓝天白云下天池更蓝了,更美了,静谧中的美令人窒息。http://s7/mw690/001TiW2Gzy7npjZPJYyf6&690
饱餐了天池秀色,胸中装满天池美景,心满意足乘车下山,换乘大巴去拜谒天池瀑布。
天下瀑布唯我长白
到达停车场下车步行1.8KM去看瀑布。老远就看到巨大的V型山口,一股白色涓流直泻下来,这就是松花江的源头。我们直奔栈道走向山口。
记得1983年我来时这里没有开放旅游,自然没有为旅游服务道路和设施,这里只有吉林省体委的冬季滑雪训练基地一幢建筑。我在下游步行了约5公里,才到达观看瀑布的位置,那时候这里没有路,我们是沿着天池水流踩着河边的石头磕磕绊绊艰难上行。http://s2/mw690/001TiW2Gzy7nplrP55Lb1&690
栈道左手一片开阔地是温泉出口,十几个石块围成的小池子里,热水如煮沸的开水,冒着热气从地下涌出来,流经的地面和沟壑被不同的水温滋润形成彩色苔藓将这里染成一片片金色、黄色、绿色的彩色斑斓。这里给了我对往日的回忆:这里曾有一个简单的席棚围成的温泉浴室,那时我们曾花5元钱在这里泡温泉。经过地面冷却的温泉水在这里被围成一个能容得下十几个人的水泡子,就成了天然的浴池。水是流动的,很干净,不需要冲洗(也没有冲洗条件)。泡了温泉后,一周皮肤都很爽滑。这是我第一次的温泉感受,的确很爽的感觉,尽管很原始。http://s2/mw690/001TiW2Gzy7nplilNtL91&690
栈道逆水流方向曲曲折折向前延伸。尽管有时会有向上的楼梯,但是脚下是平的地面,和当年在高低不平且活动的石块路上走有着天壤之别。半个小时来到瀑布观景平台,这是一个很大的木质平台,可容纳几百人,可拍摄的点很宽,没有天池顶峰的拥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静静的观看瀑布。http://s14/mw690/001TiW2Gzy7nplCWdBzfd&690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人们习惯称为“天池”和“龙潭”,我们此时面对的就是这神秘的天池,与地下水脉相连,没有入水口,却有出水口,湖水终年外流不息。据说古人赋予这里美丽的神话,传说池中潜伏着一条“巨龙”,长流不息的天池水,就是龙吐出来的水。因此,天池又叫龙潭。这个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从天豁峰和龙门峰间的缺口奔流出来,形成了一条经久不衰的河流,这条河被叫做"乘槎河",又通天河。http://s9/mw690/001TiW2Gzy7nplV865qd8&690
近观瀑布与远望大有不同,我们为瀑布磅礴的气势所震撼。http://s3/mw690/001TiW2Gzy7npm2lSCua2&690
远看瀑布,似白练悬空从天抖落,又似银河天落,在阳光照耀下非常耀眼,精致壮观。飞瀑下落,袅袅娜娜,飘逸曼妙,煞是好看。临近瀑布,则是另一番感受。望瀑布上部,只见那玉龙般的水柱卷起浪花,翻滚着从断崖直立处骤然跌下,冲下幽深谷底,但见激起的层层浪花,溅起层层水雾,弥漫水气仿佛是阵阵白色烟尘,细雾蒙蒙,似雨雪交加,令人叹为观止。此处堪称长白山最佳景观之一,怎不叫人流连忘返。http://s13/mw690/001TiW2Gzy7npmkEtcM8c&690
由于还有两个景观需要游览,我们不得不离开这美好的风景,转到下一景点。
绿渊潭与地下森林
原认为最好的景观看过,看绿渊潭只是搂草打兔子,观景也就是走马观花,进来一看却大相径庭。
走进岳桦林景观带内,上望三帘瀑布自峭壁飞奔而下,径直落入一汪碧水,这便是绿渊潭,潭水碧绿,幽幽的发着光。醉人的绿,彰显着她典雅和高贵,那锦锻一样的绿,映着高山岳桦,与巨石浑然一体,似一幅水墨山水画。下观潭中游鱼,五颜六色,穿梭来往,一潭水一瞬变的生动起来。翠色醉人,步步美景,令人流连忘返。http://s10/mw690/001TiW2Gzy7npmBGRcJe9&690
据说此潭因其潭水极为碧绿清澈,颇似九寨之水,故有“东北小九寨”的美誉,因池水碧绿而得名绿渊潭。
看潭并不大,壁立的山崖下,一眼可见。侧面绿树合围中有三注瀑布顺山崖而下,应是溪流,遇上山石阻隔,便分成了三注激流。瀑水闪着白光,自高处倏然而下,激荡飞扬于山间,落于巨石而四溅,水雾腾然而起,为潭水增添色彩,景致优雅,美不胜收。
游客拥挤着,围着潭、仰着瀑,兴奋着,感叹着,喀嚓着。水是特有的绿,极深沉,似墨绿的玉,似翡翠,我想也许是森林的滋养,终于有了这样的绿,这样的碧,这样的沉,也有了一个极贴切的名——绿渊潭。http://s16/mw690/001TiW2Gzy7npmTwOHtbf&690
离开这里走进地下森林。这是我们第一次亲近北方的原始森林。
走进林海内的栈道,不知名的针叶树密密麻麻无边无际;随处可见几搂粗的古树,树干健壮挺拔,直插云霄。阳光透过茂树繁枝的过滤照在密林里,仿佛一幅没有保存完好的陈年古画呈现的斑驳幽暗。
深探密林深处,遍地松针、苔藓和枯枝,横七竖八的枯树愈随处可见,有的倒挂山巅枝秃如爪,有的扎根悬崖站立如初,有的年深日久朽栏不堪;古木骸骨横陈,或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或卧倒林间,或斜阻路上,虽生机殆尽,朽烂不堪,却保持着倒下时的姿态;有的形态各异,如雄鹰,似马鹿,树根竖起盘根错节,如傍晚后独处其间,定会体会《吸血鬼日记》所示森林深处的诡异和莫名的恐惧。http://s5/mw690/001TiW2Gzy7npn1xFKAd4&690
在地面酷热难当的盛夏,这里是令人惬意的凉爽。空气凉爽新鲜,疗养的好去处。
查百度得知森林的医药作用,一是制造氧气,被称为“天然氧气制造工厂”;二是阻隔杂音,森林的绿枝茂叶能吸收声波;三是绿色安详,森林的绿色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平静情绪,眼明目清;四是净化空气,森林有吸收毒气、尘埃的作用;五是杀灭毒菌,如松柏可杀死空气中的白喉、结核、霍乱、痢疾、伤寒等病菌;六是调节气温,进入森林冬暖夏凉,是疗养的佳境。森林疗养适应症: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以及哮喘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http://s16/mw690/001TiW2Gzy7npn7CBH11f&690
走了将近1.6公里,在接近我们身体疲劳极限的时候来到地下森林。
密林的边缘有一个突出断裂的峡谷。峡谷深不见底,谷底林海茫茫。尽管这里的树木同地面上一样挺拔直上,但俯身下望只能看到一种没有层次感的浓绿和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梢。http://s6/mw690/001TiW2Gzy7npnj4aWx45&690
据介绍长白山谷底森林为火山口森林。是主火山锥喷发时伴生的寄生火山口经后期断裂、切割及地壳外动力的雕塑、塌陷所形成的森林景观。谷底有野兽出没,深入极易迷路,这是游人不能涉足的地方。
拍摄后的行程就是返程的栈道。地下深林之旅就是长白山旅游真正深入大森林亲近大自然的唯一过程,行进到这里时游客已经很疲惫,攀登栈道楼梯的沉重步履让人气喘如牛,在大森林的的氧吧里充分进行洗肺的疗养过程。深山老林中的人们长寿健康得益于此。
乘车下山回到停车场。离开二道白河,踏上返程之旅,途中路边买了蜂蜜,夜宿露水河镇。
次日我们返回长春,路过靖宇县,妻曾下乡插队在靖宇县,她提出去赶靖宇县早市。大家同意欣然前往。靖宇早市买了大蒜,蓝莓,煎饼,收获满满。中午12点,一行人带着一车的满意回到长春,长白山旅游圆满结束。大美长白山,深深印在我们心里。我同行的同学他们是第二次来长白山,我何日再来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