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眼睛与蚕眼睛的传说(陆肖楠)
(2010-05-09 15:07: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杨静老师的博文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首气势磅礴的《蜀道难》,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翻译成今天的话,意思是:蜀国的一位候王叫蚕丛,他的眼睛是“纵”的,后来当了国王。
显然,蚕丛的眼睛长得非常特殊,否则史书上不会特地记录,而且他死后埋葬尸骨的地方被称为“纵目人冢”,意思是“纵眼人的坟墓”。
这可真奇怪,人的眼睛怎么能“纵”呢?蚕丛的“纵目”究竟是什么形状?可惜写《华阳国志》的人惜墨如金,描写蚕丛不同凡响的眼睛仅用一个“纵”字,让人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给神像一双这样奇特的凸眼睛?铸造者是根据什么设计这个面具的呢?
青铜面具出土处就是蚕丛建国的地方。古人喜欢把帝王形象塑造成神像。当地人用国王形象造神很合理,何况蚕丛的相貌这么奇特,非常适合神化。专家认为,这个青铜面具是蚕丛国人以国王的相貌为原型铸造,戴在神像脸上供人膜拜的。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谜:蚕丛的眼睛为什么长得这么古怪呢?
广汉三星堆位于四川西部,自古以来就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眼球凸出,专家推测,蚕丛生前可能是位甲亢病患者,眼睛凸得特别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