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疾风评诗之雷抒雁短诗《泥土的门》赏析

(2011-09-20 23:48:49)
标签:

雷抒雁

诗评

赏析

本真

生命

亲近化

陌生化

平衡

文化

分类: 现代诗歌评论

 

泥土的门

 

    雷抒雁

 

我以泪眼

送母亲

回归泥土

 

 

辛劳一生

她却洁身而去

毅然跨过

烈火的安检

唯一带走的

是我呼叫了几十年

随叫随应的一个词:

母亲

 

 

如今,我只有拍打大地

呼叫母亲

无望地扯住那些野草

像童年时拉着她的衣襟

 

 

可是,无论如何

泪水也敲不开泥土紧闭的门

 

【疾风赏析】这是一首语言感人、情思动人、哲理化人的怀亲短诗。语言材质完整、质朴、形象,准确到位。语言材质的意义耦合,彼此生发着诗意的场。

 

题目“泥土的门”,是作者独创的一个意象。泥土之门,可能是生命离去之门,也可能是生死轮回之门;可能是希望的入口,也可能是悲哀的出口;可能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也可能是一次哲思的玄想。读者初看这个题目,也许会遭遇困惑,甚至“阻拒性”,但一个陌生化的意象往往能激起读者审美的好奇心,仿佛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有“凌绝顶”方可“一览众山小”。因此,诗歌中好的题目就像小说中的巧妙的悬念,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辐射出审美的“磁感线”。

 

第一节“我以泪眼/送母亲/回归泥土”,写实,质朴,波澜不惊。但透过白描的语言,我们很容易读到一种隐忍的哀痛。“泪眼”是最寻常的情感表达,委屈、悲伤、无奈、感动乃至愤怒都可能会以“泪眼”相对。作者在此提炼出“泪眼”这个具象,概括了人生中情感遭遇的复杂性。看到“回归泥土”,我们才知道这是生命的诀别,阴阳相隔时的场面。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面对着母亲的离世,没有什么能表达出内心的痛感,泪眼也就最为贴切而真实可感,也最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牵动读者的情感记忆。

 

“辛劳一生/她却洁身而去”,看似平静,实则是悲哀之中对母亲一生的肯定和赞叹,高度的概括宛如剧本疾速翻过,浓缩为一个“洁白”的形象。“辛劳”是母亲一生所做的唯一的意见事,尽管琐碎,但她任劳任怨,直面生命的艰辛,到辞世也无怨无悔。这又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典型。“毅然跨过/烈火的安检”,写到这两行,情感有了一个突跃,好似飞瀑直下,岩悬顿开。平凡的母亲形象刹那间染上了几分英雄的色彩。面对生命的终结,作者看到了母亲的安详、平静,几乎是“视死如归”,竟好像要完成一次光荣、神圣的任务,态度坚决,英勇无惧。此处,“烈火的安检”独出心裁,除了烘托出母亲的坦然形象外,也倾注了作者对死亡的某种态度:死亡不可抗拒、公正、归宿感等等。

 

“唯一带走的/是我呼叫了几十年/随叫随应的一个词:母亲”,此时,情感再次淹没了反思,对母亲的回忆和内心涌起的哀痛浪潮漫过了心灵的岸堤,作者定是联想到过往的种种画面,突然间百感交集。但从此,唤出的这个名字再也无法得到“随叫随应”,只留下一阵虚无的回声。苦痛达到了顶点,怎么也无法排遣,唯有“拍打大地”、肆意哭喊,绝望中去发泄,找到一丝的抚慰。“无望地扯住那些野草/像童年时拉着她的衣襟”,第三节的最后两行,作者又一次情不自禁陷入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恩。这里运用的比喻生动可感,跪在母亲的坟茔前,唯有扯住野草才能舒缓内心的无望,“像童年时拉住她的衣襟”,母性的光辉和做女儿的获得的那种温暖同时展现了出来。

 

“可是,无论如何/泪水也敲不开泥土紧闭的门”,最后一节,作者巨大的悲哀在现实面前渐渐清醒过来,死亡是不可更改的真相。“泥土紧闭的门”意蕴深刻,打开了审美的言外结构,引导读者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死亡是一次性的吗?生命是否只归结为肉体的解体?灵魂存在吗?人生怎么过才是有意义的?是什么支撑起生命的信念……这些玄奥而永恒的哲学命题一次有一次叩击着我们的心扉。

 

“怀情悼亡”类的诗,只有上升到形而上追问或者有诸多暗示,才能在抒情的基础上扩展审美的空间。这首诗除了具有向生命内部挖掘品质外,诗歌结构本身和艺术技巧上也颇具诗心,比如“抑扬格”转化,音韵上的和谐,抒情节奏、情感线索的清晰度等等,同样使这首诗增色不少。

 

一般而言,现代诗可以向着两个方向探索:一个是陌生化的组合,让思想情感得到新的震撼性的展露;另一个就是亲近化的还原,让事物还原到其本真的状态,尽量靠近其初次被命名的状态。而这两者又不可孤立,不可各自为阵。这首诗显然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2011919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始终如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