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季节性规律总结
(2022-05-09 06:48:54)
标签:
动力煤季节性规律总结季节性规律总结电厂低库存、高日耗杂谈 |
分类: 期货常识和品种分析 |
动力煤产业链中,无论是上游煤矿,还是下游电厂,集中度都极高,且以大型国企为主,该品种金融属性较弱,产业力量是定价的主导。季节性因素、供应因素、需求因素是决定动力煤价格的三大核心因素。其中,需求取决于宏观经济,决定了动力煤价格运行的大方向;供应因素对趋势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重点是供需是否错配);季节性因素左右着价格节奏和结构,其是动力煤价格研究的基础。
季节性规律总结
1、基本面逻辑
季节性因素之所以对动力煤价格的运行节奏起着主导作用,是因为我国的用电需求有着较强的季节性规律。
春节期间是用电需求低谷,3月集中复工形成用电小高峰,4月用电量小幅回落,5—8月用电量持续攀升,7—8月处于夏季用电高峰,9—10月用电量转而回落,11月—次年1月用电量再度回升,其中12月—次年1月处于冬季用电高峰。
需求端强烈的季节性使得煤炭产量也呈现季节性规律。2月处于产量低谷,3月出现年内第一个产量高峰,4—5月小幅回落,6月出现第二个小高峰,7月再次回落,8—12月缓慢回升。其中,春节因素将季节性规律对价格的影响力放大了。
2、三个重要时间窗口
动力煤价格走势有三个重要的季节性时间窗口,分别是:
每年4月前后。此时是全年产销最寡淡的阶段。需求端用电量回落,供应端3月的产量高峰压力刚传导到现货市场。此时,动力煤现货价格往往处于阶段性底部。反之,若在4月之前,价格反季节上涨,则4月就很容易形成顶部。
每年7月前后。电厂要在5—6月提前备货,以迎接夏季用电高峰,6月也处于全国煤炭产量高峰。7月是验证夏季需求含金量的时候,日耗回升是否达到预期是关键。若动力煤价格持续跌至7月、日耗回升超预期,则价格很容易出现阶段性底部。反之,若价格在7月之前持续上涨,则要看7月前后需求和日耗是否达到预期,不及预期的话,价格就很容易见顶。
每年1月前后。动力煤现货市场上,11月至次年1月是供需两旺阶段,1月电厂为春节备货,补库情况成为决定现货价格走势的关键。如果动力煤价格在1月之前上涨过猛,那么通常会在“保供”措施压制下形成顶部。反之,若1月之前持续下跌,则在电厂备货的推动下,很容易形成底部。
3、电厂库存和日耗是关键
国内动力煤供应整体充足,价格走势的强弱取决于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电厂发电用煤是动力煤的刚性需求,日耗是需求的决定性指标,但需求不确定性最大。库存高低决定了电厂的采购力度。动力煤市场的预期差主要来自电厂日耗和库存,历史上的大行情多由电厂日耗和库存预期差推动。
后市行情分析
2021年春节前后的动力煤市场呈现“顺季节性”特征。在2020年10月—2021年1月的传统旺季,动力煤价格出现一波超级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出口拉动宏观经济超预期增长、冬季极寒天气冲击,全社会用电量和火力发电量均创下历史纪录,即便电厂加大采购力度,也无法满足需求。电厂低库存、高日耗是动力煤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而对进口煤的限制令行情更加剧烈。
具体到行情节奏,结合技术分析,今年3月的价格低点已经位于年度振荡区间的下沿,相比往年4月才出现季节性低点,提前了1个月。不过,动力煤价格要在一个重要时间段接受考验,就是4月前后。若彼时宏观面或基本面偏弱,则就可能再探新低,出现年度最低点。若没有特别利空,则3月的低点就是年度低点。
(2021年3月)
-------------------------------
逻辑上动力煤确实有季节性行情规律,大约是在4-6月份属于旺季,通过市场资讯解读,动力煤的储存时间是在4-6月份,而过了这个时期基本上会慢慢回落价格,所以说,想要交易动力煤这个时候在高位看空还是可以的。
----------------------------
动力煤的产量季节性大致表现为春节2月份是一年的产量洼点、2-6月走高、6-9月出现相对低
点、9月后再度走高达到12月份的产量高峰。从运输中转环节来看,剔除个别异常年份,以大
秦铁路为例,需要关注的是每年春秋两次检修,分别集中在每年的4月份和8-10月份。
从火电的季节性来看,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特征,冬夏两季为旺季、春秋为淡季,年内发
电需求在四季度达到年内高峰。水电的季节性来看,每年的春冬两季是枯水期,春节后开始慢
慢恢复,在7-9月到达水电的高峰,这一时期对火电旺季的替代性较为显著。所以一年动力煤
消费的高点是在4季度,其次在7-9月的高温天气,两个淡季分布在每年的4-5月,9-10月。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淡旺季泾渭分明。每年的10月-12月,是火力发电的第一高峰,价格
因子也倾向于上涨;但传统的7-9月高温用电高峰反而对应价格的低谷,这可能和我们选取的熊
市周期数据样本以及水电的高峰削弱了旺季特征有关;而淡季3-6月又对应价格因子的明显走
低。总体上价格因子较为符合从供需角度出发的淡旺季特征。
点、9月后再度走高达到12月份的产量高峰。从运输中转环节来看,剔除个别异常年份,以大
秦铁路为例,需要关注的是每年春秋两次检修,分别集中在每年的4月份和8-10月份。
从火电的季节性来看,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特征,冬夏两季为旺季、春秋为淡季,年内发
电需求在四季度达到年内高峰。水电的季节性来看,每年的春冬两季是枯水期,春节后开始慢
慢恢复,在7-9月到达水电的高峰,这一时期对火电旺季的替代性较为显著。所以一年动力煤
消费的高点是在4季度,其次在7-9月的高温天气,两个淡季分布在每年的4-5月,9-10月。
从供需的角度来看,淡旺季泾渭分明。每年的10月-12月,是火力发电的第一高峰,价格
因子也倾向于上涨;但传统的7-9月高温用电高峰反而对应价格的低谷,这可能和我们选取的熊
市周期数据样本以及水电的高峰削弱了旺季特征有关;而淡季3-6月又对应价格因子的明显走
低。总体上价格因子较为符合从供需角度出发的淡旺季特征。
------------------------
动力煤主要用途就是发电和取暖用途,夏季7-9月份用电高峰,冬季12-3月取暖高峰期,这段时间市场对动力煤的需求比较大
-------------------
动力煤价格走势有三个重要的季节性时间窗口,分别是:
每年4月前后。此时是全年产销最寡淡的阶段。需求端用电量回落,供应端3月的产量高峰压力刚传导到现货市场。此时,动力煤现货价格往往处于阶段性底部。反之,若在4月之前,价格反季节上涨,则4月就很容易形成顶部。
每年7月前后。电厂要在5—6月提前备货,以迎接夏季用电高峰,6月也处于全国煤炭产量高峰。7月是验证夏季需求含金量的时候,日耗回升是否达到预期是关键。若动力煤价格持续跌至7月、日耗回升超预期,则价格很容易出现阶段性底部。反之,若价格在7月之前持续上涨,则要看7月前后需求和日耗是否达到预期,不及预期的话,价格就很容易见顶。
每年1月前后。动力煤现货市场上,11月至次年1月是供需两旺阶段,1月电厂为春节备货,补库情况成为决定现货价格走势的关键。如果动力煤价格在1月之前上涨过猛,那么通常会在“保供”措施压制下形成顶部。反之,若1月之前持续下跌,则在电厂备货的推动下,很容易形成底部。
每年4月前后。此时是全年产销最寡淡的阶段。需求端用电量回落,供应端3月的产量高峰压力刚传导到现货市场。此时,动力煤现货价格往往处于阶段性底部。反之,若在4月之前,价格反季节上涨,则4月就很容易形成顶部。
每年7月前后。电厂要在5—6月提前备货,以迎接夏季用电高峰,6月也处于全国煤炭产量高峰。7月是验证夏季需求含金量的时候,日耗回升是否达到预期是关键。若动力煤价格持续跌至7月、日耗回升超预期,则价格很容易出现阶段性底部。反之,若价格在7月之前持续上涨,则要看7月前后需求和日耗是否达到预期,不及预期的话,价格就很容易见顶。
每年1月前后。动力煤现货市场上,11月至次年1月是供需两旺阶段,1月电厂为春节备货,补库情况成为决定现货价格走势的关键。如果动力煤价格在1月之前上涨过猛,那么通常会在“保供”措施压制下形成顶部。反之,若1月之前持续下跌,则在电厂备货的推动下,很容易形成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