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螺纹钢社会库存基本知识

(2020-05-09 06:48:01)
标签:

螺纹钢社会库存

钢材的贸易商

钢厂以外的库存

中国全部钢材产量

年生产量3个月的周转

杂谈

分类: 期货常识和品种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社会钢材库存的构成根据钢材的运动进程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产品型库存、经营型库存和消费型库存。消费型库存又可根据消费性质分为原料型(生产消费)库存和消耗型库存两种。

根据库存的表现形式还可分为产成品、流转、生产原材料、消耗材料四种库存。此外,还可以根据对未来需求量的知晓度划分为确定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三种库存等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5c27d1ed21b0ef4d79057b1d3c451da80cb3e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

扩展资料

通过对当前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视为当年全部产量1.5个月的量,或者说,合理的库存周转期为1.5个月。比如,2009年中国全部钢材产量为69244万吨,那么其合理的社会库存量应当是8656万吨。

=============================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度努力争取的最好社会库存量,也就是年生产量3个月的周转期。计划经济时期钢材库存水平最高时,其库存量曾经占到了当年产量的50%,即库存周转期为6个月。

社会库存,实际上是保障生产流通正常进行的一个“蓄水池”。

当期市场供大于求时,蓄水池水位上涨;反之则下降。

一般而言,钢材社会库存量显著膨胀,表明了市场供应压力增大,行情难以扬升。zhidao

所谓社会库存,必须是涵盖了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流通企业库存;既包括已经入库的库存,还包括在途的库存等,而不仅仅是一些城市钢材市场的库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现在钢厂都是盲目生产,除了特殊规格和材质的和客户指定生产的,基本是没有按订单生产的。

现在钢厂都是盲目生产,除了特殊规格和材质的和客户指定生产的,基本是没有按订单生产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dd7912397dda14488e0605dbcb7d0a20df4867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

扩展资料

一个较为合理的钢材社会库存量应该是多少?

通过对当前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视为当年全部产量1.5个月的量,或者说,合理的库存周转期为1.5个月。

比如,2009年中国全部钢材产量为69244万吨,那么其合理的社会库存量应当是8656万吨。

要知道,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度努力争取的最好社会库存量,也就是年生产量3个月的周转期。

计划经济时期钢材库存水平最高时,其库存量曾经占到了当年产量的50%,即库存周转期为6个月。

============================

1、社会库存就是指的除了钢厂以外的库存,比如贸易商手中的库存,生产加工户的原材料备料库存等

2、钢材的贸易商是从钢厂购买,也可以从其他的贸易商采购

3、钢厂作为生产企业,是一定会有库存的,但是,如果需求比较旺盛,可能库存会比较低,甚至短暂的没有库存

4、现在钢厂都是盲目生产,除了特殊规格和材质的和客户指定生产的,基本是没有按订单生产的

=================

2019年3月螺纹钢社会库存情况分析

 2019年04月01日 13:59   

螺纹钢本月库存793万吨,比上月增加129万吨,上升19.4%。其中钢材市场库存776万吨,比上月增加137万吨,港口库存16万吨,比上月减少8万吨。    

本月螺纹钢库存环比增加的地区有14个,其中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环比增加0.7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0.5万吨,港口增加0.2万吨;上海库存环比增加12.4万吨,全部为钢材市场增加量;广州库存环比增加22.1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30.1万吨,港口库存减少8.0万吨;北京库存环比增加10.0万吨,沈阳9.5万吨,南京3.8万吨,杭州35.3万吨,苏州3.4万吨,合肥9.5万吨,长沙3.7万吨,昆明3.1万吨,成都10.8万吨,重庆7.7万吨,西安13.3万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