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实战高手整理系列之一:棉花王林广袤(浓汤野人)
(2014-03-08 21:11:45)
标签:
期货交易实战高手整理系列林广袤棉花王股票 |
分类: 期货长线交易 |
————————————————————————————————————
浓汤野人(林广袤),物资学院期货专业毕业,中纺操盘手职业投资人。
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
林广袤在2012年3月份去北京参加“北大金融衍生品与期货高级研修班十周年纪念”活动时的发言:
问:林总能否把棉花的那波行情给我们再一次复盘?
林广袤答:现在复这个盘其实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从这里买进去,然后这波回撤很多和我一起买进去的人都走掉了,而我没走,当时账面浮亏60%,我一直拿到顶部平仓。现在回过头去看行情,什么都很清楚,但当时什么都糊涂。我复盘就两个字“煎熬”。
青泽补充:林总的这笔交易我总结下来16个字:目标明确!逻辑清楚!意志坚定!市场配合!到期货市场来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想要什么?必须想得很清楚,然后怎么干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想清楚了就是坚定不移地这么干下去。
问:林总在帐户浮亏60%的时候您的心态是怎样的?你想过止损吗?
林广袤答:帐户浮亏60%对我来讲是一种常态,因为我的风格是满仓加仓交易的,所以我做好归零的心理准备。就好比一个人第一次坐过山车会吓得大喊大叫,但如果天天坐,坐十年,还会害怕吗?那时坐在过山车上都能睡着了。我就是这样。
问:您为什么能在最高点平仓离场?
林广袤答:在这个位置我知道空头在离场了,空头都走了,我没有了对手盘,和谁玩?我就和他们一起走呗。我认为还是运气吧。
问:利夫摩尔这样的大师人生的结局却不是很好,林总您是否想过急流勇退,离开期货市场?如果未来市场再一次出现棉花那样的大机会,您是否还能复制您的这次“淮海”战役?
林广袤答:很多人研究利夫摩尔,认为是他太有理想才导致那样的结局,而我恰恰认为他是因为没有理想才导致的。他只知道做期货,赚到钱之后他不知道还应该该干什么,如果他知道还能干很多其它的事情,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我不可能复制,我现在在期货上只有10%的资金,大部分资金都将进入到证券市场。我认为资金积累到了一个程度,就应该期货当成现货做,去杠杆化,这样操作风险性很低。
请问什么时候离场最好?
青泽答:没有完美的离场!这个问题不是你问我,而应该我问你:你什么时候离场?如果这个问题你要来问我,那说明你还没有入门。
张文军答:当基本面发生变化,技术指标发生背离时就应该离场。
林广袤答:你觉得满意就离场,或者说你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就可以离场。
林广袤发言:
1、能不能在期货市场赚大钱更多的是看他的心胸和目标,如果只有杯子那么大,平时下点小雨总是能装一点水,如果遇到大暴雨,装满也就是那么多而已;如果是游泳池那么大,平时下点小雨什么也得不到,但遇到暴雨,装满就是暴利。
2、期货市场的真正功能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所以我对投机交易的理解是这是一个纠错的动作。比方说:棉花的产量少了,无法供应所有需要棉花的企业,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就应该让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企业来用这些棉花,那些低附加值的企业就不能让他们用,所以价格就必须抬高,这是合理、公平的市场机制。如果一旦发生相反的情况,明明棉花都不够用,可价格还那么低,高附加值的企业能够承受高价的原材料,而低附加值的不能承受高价,所以就不能用,低附加值的企业也用得起,却不能创造高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企业因为没有棉花无法创造他的高附加值,这就说明市场出现了错误,这种时候就是要通过期货市场来纠正这个错误。这是我两年前才想明白。
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
林广袤在2012年3月份去北京参加“北大金融衍生品与期货高级研修班十周年纪念”活动时的发言:
问:林总能否把棉花的那波行情给我们再一次复盘?
林广袤答:现在复这个盘其实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从这里买进去,然后这波回撤很多和我一起买进去的人都走掉了,而我没走,当时账面浮亏60%,我一直拿到顶部平仓。现在回过头去看行情,什么都很清楚,但当时什么都糊涂。我复盘就两个字“煎熬”。
青泽补充:林总的这笔交易我总结下来16个字:目标明确!逻辑清楚!意志坚定!市场配合!到期货市场来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想要什么?必须想得很清楚,然后怎么干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想清楚了就是坚定不移地这么干下去。
问:林总在帐户浮亏60%的时候您的心态是怎样的?你想过止损吗?
林广袤答:帐户浮亏60%对我来讲是一种常态,因为我的风格是满仓加仓交易的,所以我做好归零的心理准备。就好比一个人第一次坐过山车会吓得大喊大叫,但如果天天坐,坐十年,还会害怕吗?那时坐在过山车上都能睡着了。我就是这样。
问:您为什么能在最高点平仓离场?
林广袤答:在这个位置我知道空头在离场了,空头都走了,我没有了对手盘,和谁玩?我就和他们一起走呗。我认为还是运气吧。
问:利夫摩尔这样的大师人生的结局却不是很好,林总您是否想过急流勇退,离开期货市场?如果未来市场再一次出现棉花那样的大机会,您是否还能复制您的这次“淮海”战役?
林广袤答:很多人研究利夫摩尔,认为是他太有理想才导致那样的结局,而我恰恰认为他是因为没有理想才导致的。他只知道做期货,赚到钱之后他不知道还应该该干什么,如果他知道还能干很多其它的事情,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我不可能复制,我现在在期货上只有10%的资金,大部分资金都将进入到证券市场。我认为资金积累到了一个程度,就应该期货当成现货做,去杠杆化,这样操作风险性很低。
请问什么时候离场最好?
青泽答:没有完美的离场!这个问题不是你问我,而应该我问你:你什么时候离场?如果这个问题你要来问我,那说明你还没有入门。
张文军答:当基本面发生变化,技术指标发生背离时就应该离场。
林广袤答:你觉得满意就离场,或者说你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就可以离场。
林广袤发言:
1、能不能在期货市场赚大钱更多的是看他的心胸和目标,如果只有杯子那么大,平时下点小雨总是能装一点水,如果遇到大暴雨,装满也就是那么多而已;如果是游泳池那么大,平时下点小雨什么也得不到,但遇到暴雨,装满就是暴利。
2、期货市场的真正功能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所以我对投机交易的理解是这是一个纠错的动作。比方说:棉花的产量少了,无法供应所有需要棉花的企业,那么按照正常的逻辑就应该让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企业来用这些棉花,那些低附加值的企业就不能让他们用,所以价格就必须抬高,这是合理、公平的市场机制。如果一旦发生相反的情况,明明棉花都不够用,可价格还那么低,高附加值的企业能够承受高价的原材料,而低附加值的不能承受高价,所以就不能用,低附加值的企业也用得起,却不能创造高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企业因为没有棉花无法创造他的高附加值,这就说明市场出现了错误,这种时候就是要通过期货市场来纠正这个错误。这是我两年前才想明白。
3、我的性格里有一个缺点,就是好赌。我知道自己很难把这个缺点改掉,所以我干脆把我的缺点融入到我的交易里。
作为棉花期货操盘手的九年:浓汤野人
今天在高尔夫球场碰到入行的老领导丁总了,不知不觉作为棉花期货操盘手已经九年了,估计这轮行情结束后,我作为纯粹棉花期货操盘手的生涯就要告一段落了,回顾这九年经历可谓精彩。
03、04年度国内错误判断缺口,大量进口导致价格暴跌,那一轮下跌,市场的赢家是中纺,那时还没有棉花期货,中纺占了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空单50%以上,交割量80%以上,几乎以一家之力把棉价挡在20000以下,交易市场一度打电话禁止中纺卖出,我是中纺棉花唯一操盘手,对于刚毕业不到两年的我来说,能够成交市场上的最高卖出开仓价格,和最低买入平仓价格是件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事。
08年金融危机,棉花价格随其它商品飞流直下一度接近10000元,当时市场上空头第一是首创期货,而首创90%以上的空单属于新加坡奥兰,当年奥兰是全国棉花期货利润第一,那时我是奥兰棉花唯一操盘手,业内最早看空的一批人。
2010年全球棉花价格暴涨,我从16600开始买入,直到最后加仓至3万手极限(两个主力合约,每个合约限单个客户15000手),并在价格暴跌前两天全部平仓,四个月获利220倍,扫荡了绝大部分多头利润,不再是谁的操盘手了。
这次做空应该是收官之战了,希望能为棉花产业链做出贡献给自己的棉花期货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回顾每一次成功的操作,不去扭曲棉花的价格,努力使价格回归合理是最重要的共同点。
———————————————————————————————————————
今年林广袤遭遇了比较大的挫败,任何伟大人物都必然伴随着争议,
本人转载下面这篇文章,尽管本人不完全认同此人观点,但是还是发于此,
以让大家更立体的认识他以及他的投资理念。
“据说,首创上林广袤的2万多手棉花多单被叶大户盯上了,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席位上也有多单,另外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很多跟庄的多单埋伏在各处,跌停过程中,林系的多单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与之对应的是,10日,期待已久的国内的棉花进口配额下发基本被业内确认,而且是低调下发。低调,透着决策层对引发行情异动的担忧——这个结果真的不难推演的。
棉花多头的失败在我看来是咎由自取。任何人在市场面前的自负,都可能招致额外亏损乃至灾难性后果。正应了那句:在江湖上混,迟早要还的。
先说一下为何是咎由自取:自本人参加完三月的棉花会议之后,总结出的交易机会就是郑棉反套和买美抛郑的进口套利,总之,在郑上的陈棉,都应是空头持仓,这绝对是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因为春节前后的收储行情之后,下一个行情只能是配额行情。(可能会成为多头救命稻草的天气行情不符合棉花的植物生长特征,在春季谈论棉花天气行情就是拿鸡毛当令箭。还有一点就是,北半球的天气行情属于新棉行情,也只有等到CF301成为主力合约之后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望梅止渴了。)而配额行情的本质是保税区海量进口棉的涌入。这些棉花本来不计入国内库存也不计入国外库存,但却在采购阶段体现为中国的表观需求。作为供给,它只是潜在的。但是一旦获准通关,就成为国内的供给增量,并且不再是潜在的,而是现实的供给。所以虽然此时棉农和轧花厂手里的棉花已经很少了,但是用棉企业却从来不觉得棉花难找,更不觉得棉花供应会有危机——这种心态下,今年9月前即使出现多逼空,多头也得不到用棉企业采购抢单引起的来自现货层面的广泛支持,只能孤军作战,变成一场豪赌。总之,配额行情必然表现为单边空头行情,且近弱于远。决策层很清楚这点,所以配额行情的时间点必然就是眼下,因为保护农民植棉积极性的需要,在播种期出现单边空头行情,是对植棉积极性的雪上加霜。但是纺织业的利益同样需要关照:需要用上低价棉,以便和国外同行竞争纺织品订单。没有进口棉的配额,纺织业宁可停工,也没法大量接订单的。所以,开放配额的呼声一直很高。现实中,港口库容告罄也是燃眉之急。这样一来,决策层的配额下发必定是在棉花播种全部完成之后即刻进行,刻不容缓。让港口棉花尽快消化,搞不准还能在下半年来一次储备棉腾库性的拍卖呢。
这个推演并不难,多头们却选择了最不该做多的近月合约做多,用自己的“执著”来反证市场永远正确。选近月合约做多,本人能解释通的意图,也许就是计划以高品级国产棉多半或已沉淀在国储库中、或已被做成仓单,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为由,发动一次棉花逼仓行情。这些受损的多单或许可成为将来发动逼仓行情的底单。
再说一下交易哲学上的事。我首先申明这优劣检验我是有权参与但无权下定论。市场、加上足够长的时间,也许能勉强得到一个答案。纯理性派当然可以用数理统计的规律来给出答案。但我在此只能哲学性地表明自己的是非立场,而本案例就成了佐证之一。如果看官觉得一战胜败不足以定论,这很正常,因为我也无意定论。
浓汤野人之前有过几次暴仓,然后又赌对了行情而大赚,并且在得意时也传播过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并影响甚广。但是,如若市场本非他所言那样,则影响力越大,则对新人的误导也甚深。我就以此案例作为反例,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理念,并从一个侧面的角度试图揭示问题之所在。
本人转载下面这篇文章,尽管本人不完全认同此人观点,但是还是发于此,
以让大家更立体的认识他以及他的投资理念。
“据说,首创上林广袤的2万多手棉花多单被叶大户盯上了,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席位上也有多单,另外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很多跟庄的多单埋伏在各处,跌停过程中,林系的多单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与之对应的是,10日,期待已久的国内的棉花进口配额下发基本被业内确认,而且是低调下发。低调,透着决策层对引发行情异动的担忧——这个结果真的不难推演的。
棉花多头的失败在我看来是咎由自取。任何人在市场面前的自负,都可能招致额外亏损乃至灾难性后果。正应了那句:在江湖上混,迟早要还的。
先说一下为何是咎由自取:自本人参加完三月的棉花会议之后,总结出的交易机会就是郑棉反套和买美抛郑的进口套利,总之,在郑上的陈棉,都应是空头持仓,这绝对是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因为春节前后的收储行情之后,下一个行情只能是配额行情。(可能会成为多头救命稻草的天气行情不符合棉花的植物生长特征,在春季谈论棉花天气行情就是拿鸡毛当令箭。还有一点就是,北半球的天气行情属于新棉行情,也只有等到CF301成为主力合约之后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望梅止渴了。)而配额行情的本质是保税区海量进口棉的涌入。这些棉花本来不计入国内库存也不计入国外库存,但却在采购阶段体现为中国的表观需求。作为供给,它只是潜在的。但是一旦获准通关,就成为国内的供给增量,并且不再是潜在的,而是现实的供给。所以虽然此时棉农和轧花厂手里的棉花已经很少了,但是用棉企业却从来不觉得棉花难找,更不觉得棉花供应会有危机——这种心态下,今年9月前即使出现多逼空,多头也得不到用棉企业采购抢单引起的来自现货层面的广泛支持,只能孤军作战,变成一场豪赌。总之,配额行情必然表现为单边空头行情,且近弱于远。决策层很清楚这点,所以配额行情的时间点必然就是眼下,因为保护农民植棉积极性的需要,在播种期出现单边空头行情,是对植棉积极性的雪上加霜。但是纺织业的利益同样需要关照:需要用上低价棉,以便和国外同行竞争纺织品订单。没有进口棉的配额,纺织业宁可停工,也没法大量接订单的。所以,开放配额的呼声一直很高。现实中,港口库容告罄也是燃眉之急。这样一来,决策层的配额下发必定是在棉花播种全部完成之后即刻进行,刻不容缓。让港口棉花尽快消化,搞不准还能在下半年来一次储备棉腾库性的拍卖呢。
这个推演并不难,多头们却选择了最不该做多的近月合约做多,用自己的“执著”来反证市场永远正确。选近月合约做多,本人能解释通的意图,也许就是计划以高品级国产棉多半或已沉淀在国储库中、或已被做成仓单,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为由,发动一次棉花逼仓行情。这些受损的多单或许可成为将来发动逼仓行情的底单。
再说一下交易哲学上的事。我首先申明这优劣检验我是有权参与但无权下定论。市场、加上足够长的时间,也许能勉强得到一个答案。纯理性派当然可以用数理统计的规律来给出答案。但我在此只能哲学性地表明自己的是非立场,而本案例就成了佐证之一。如果看官觉得一战胜败不足以定论,这很正常,因为我也无意定论。
浓汤野人之前有过几次暴仓,然后又赌对了行情而大赚,并且在得意时也传播过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并影响甚广。但是,如若市场本非他所言那样,则影响力越大,则对新人的误导也甚深。我就以此案例作为反例,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理念,并从一个侧面的角度试图揭示问题之所在。
言归正传。现在,一个关键时间点是5月合约交割。这应该是这次酣畅淋漓的配额行情的谢幕曲。下一个行情就是新棉减产行情,当然,不是眼下,但从战略布局的角度,却是眼下应该考虑的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林系资金只是损失了一支部队,但谈不上全军覆没。如果我是林,我会移仓远月。叶系资金应该也不想撤离棉花。如果我是叶,我会先用多单锁空,因为作为叶的我,最担心的是,一旦棉花出现大减仓(指空头减仓导致价格横盘或上行),最先吓走的是散户空头;而且犹如腐尸发出的气味,大减仓宣布空头行情结束,会吸引早已等候场外的多头进场抢单。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如果跟风空头因为敏感谨慎而出局的话,会引发多米诺效应,那样,减仓也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总之,也算是双方互换场地了。
新棉行情其实早被人惦记着了,但没有这次暴跌,也就没有上涨空间。原来手握大量套保空头的应该是那些进口商,当棉花从进口商手中转移到纱厂的时候,就是这些头寸出脱的时候——空头平仓。这必将成为市场下一阶段的必然逻辑。眼下,也不仅是大户们,还是其他性质资金们交换场地的时候,应该会有相对持久的筑底过程。但最低点肯定就是最近3天的交割时间窗口,最低点在今日(CF205的最后交易日,之后三天就是交割配对时间)的概率极大。这样推演,倒也符合34000下来的波浪理论的要求,呵呵。
但是近月合约应该是没有机会翻身了。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国内的坯布的去库存化尚未完成,并且去库存化还受到进口纱布涌入的阻碍,即使纺织业在夏季出现订单淡季不淡的情况,单现有的坯布库存就能抵挡一阵了。”
——————————————————————————————————
此事我略有了解,因为和他某个账户在同一个公司,所以这面可以证明他的真实性,误解在于他的账户不只一个。
但是我也认为他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因此也在转型。方法就像他说的都是“术”,
洞察变化才是“道”罢。
任何人想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都不可能,而大多数人的学识个性素养一进入市场就注定失败。
但是我也认为他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因此也在转型。方法就像他说的都是“术”,
洞察变化才是“道”罢。
任何人想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都不可能,而大多数人的学识个性素养一进入市场就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