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溱湖 巧遇溱潼会船节

(2012-07-27 08:57:00)
分类: 神州大地

 

http://s4/middle/674c3eb1gc5c53153cf53&690巧遇溱潼会船节" TITLE="在溱湖 巧遇溱潼会船节" />

中国溱潼会船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源于宋代。相传山东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助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扫墓,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溱潼会船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水乡,纵横数百平方公里。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溱潼会船节一年一度,日起在清明节的第二天,被国家旅游局定名为中国溱潼会船节。

杨柳依依,烟波渺渺。十里溱湖荡碧波,千舟竞发逐春潮。溱潼会船名扬天下且独具魅力。早在民国时期,姜堰画家陈二指就写诗描绘了会船盛况:

  “专练会船架竹篙,一声锣响滚银涛;各争胜负分前后,不亚金焦训水操。”

  “绿杨堤畔霓裳按,青草湖边画舫排;每到年年春三月,如云仕女看船来。”

  溱潼会船源远流长。相传,明朝开过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清明节要祭扫祖坟,因为打了好些年仗,百姓流离失所,他的父母死于何处,坟墓又在什么地方?一时无处找寻,心里很着急。军事刘基,帮他想出一个寻找祖坟的办法。按中国民间风俗,每年清明节这天,大家小户都要给自家的祖坟添土,烧钱化纸,表示祭祀。刘基说,过了清明,第二天派人四处查访,凡是有主坟,分钱都留下了烧钱化纸的痕迹。剩下的无主孤坟中,就不难找到皇帝先人坟墓了。朱元璋觉得刘基的话有一定道理,就乔装打扮,坐着船在江淮一带寻找祖坟,他嫌船行得慢,下令添船加篙子,一只船上十几个人,十几根篙子,快速行进。最后,朱元璋到底找不到祖坟没有,不得而知,但是朱元璋寻孤坟诚心,感动了江淮一带的老百姓,一方传一方,一只传到姜堰里下河一带,老百姓就在清明节第二天,撑船去祭孤坟,从此便演变成后来撑会船的习俗。还有一种传说,与抗倭斗争有关。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入里下河神童关一带骚扰,朝廷派官兵抵抗,官兵又动员周围村庄的民众助战。于是各庄的青壮农民,纷纷组织船队前去杀敌。每条船上数十人,各执一根竹篙,行船赶路时,大家一齐撑船,到达战地,又一篙子当武器,与倭寇搏斗。由于竹篙下面的篙钻是个铁头子,容易拔泥,行动不快,他们就扒掉篙钻,因此撑会船的篙子一律不带篙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点抽象
后一篇:和谐的声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