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不捨,也要 ... 他终于可脱苦了

标签:
麻醉急救drjames插喉生命健康 |
有些事情会令人刻骨铭心,甚至改变对人生的态度。从前是麻醉科和深切治疗部医生,已十年多了。
「急救」也是我们的工作,接到医院传呼,用九秒九一百公尺的速度,跑往病房,为病人进行心肺功能支持。若是呼吸困难及缺氧,便把气喉放进气管内(俗称:插喉
Intubation)
。若情况有稳定下来,病人状况有希望,便会赶快把病人送往加护病房处理,继续抢救。
每天碰到的,都是病重垂危的病人。救活了许多,也失去了不少。从二十週的早产婴孩,到百岁老翁。身体健康,到体弱多病,千百个生命
...
在手中。最令我难为的,就是「拔气喉」。把帮助维持呼吸,维持生命的重要工具拿掉。幸运的,代表病情好转。不幸的,代表生命将近结束。那个医生不想救活每位病人?
之前,跟在另一网站的朋友,讨论为何要把病人的气喉拿掉,要把病人的生命终结。有时,还要在家人觉得不适当,渴望有奇蹟出现的时候。
大家有没有试过,少许东西掉进气管的经验,生理反应,当然是不停咳嗽,直至把东西咳出来,甚不舒服。可想过,比手指还粗的东西在气管,会怎样感觉?
心跳血压在极不稳定的状况下,要注射大量的强心药,还要用吗啡药水和麻醉药,减轻病人挣扎和痛苦。
在拔气喉的决定前,要确认病人失去了生命迹象,没有脑干反射,脑干死亡,才会作拔喉和停止机械呼吸的支持。
一次轻微的交通意外,被小巴轻轻一碰,身体没有半点骨折,但却由于颈骨前后摇晃,把嵴髓神经破坏。四肢再不能活动,呼吸也困难,但大脑却完全清醒。一位有为青年,要依赖仪器呼吸,两年间不断因肺炎进出医院。
在我当值的晚上,他被推进了病房。他的家人朋友,全都是认识的。
... 是自己多年的好友。
努力了两小时,一点起色也没有。强心药用尽了,脑干也死了,胸骨已断了,只靠一条气喉维持呼吸。我想,是停止的时候了。这是我笫一次,为我的病人(朋友)流泪。多年的训练,已认为不会这样,但却
... 当然要强忍,不可让情绪影响判断。
跟家人商讨后,是时候把病人的痛苦了断,怎样不愿意,也停止了呼吸支持。我想,回到天国的他,应该会更快乐吧。「泪」,是为了他终于可脱苦。
医生的责任,是救活每位病人,让病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可是我们也不是神,没法把不可改变的事实改变。
拔喉,是为了减轻痛苦,把悲伤停止 ...
作为家人,不要难过,也不应自责,这只是生命的过程。
大家要珍惜生命的分秒。曾经,在生命中,发光发亮。即使是短暂的人生,也不用有半点遗憾!
现在的我,虽然已离开了从前的岗位,但精神仍然不变,只是用另一种形式,继续我的责任。
前一篇:失误是源于一连串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