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66方历代名砚欣赏

(2013-01-05 20:01:34)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玩
原文地址:66方历代名砚欣赏作者:喻革良

 

66方历代名砚欣赏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清·云龙纹水岩端砚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对象。这四大名砚分别是:唐代时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晚唐时出产自安徽婺源的歙砚,东晋时产自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宋代时出产于甘肃临潭的洮河砚。由于产于当时的“四大名砚”存世稀少,砚台的材质、款式各不相同,现在我们把产于清代的“四大名砚”的价格罗列其下,好给投资人在投资收藏时有一个大致的参考:象这块边刻山水平板端砚现价1万元;这块长方淌池歙砚现价为2500元;这块边刻双龙抱珠澄泥砚现价也为4000元。除四大名砚外,来自松花江的玉石砚、山东淄博的红丝砚等,也是收藏投资人追捧的对象。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面对种类繁复,造型各异的砚台,我们究竟如何来鉴定它的收藏投资价值呢?第一个就是材质。名砚比一般的砚要材质来得好,价格总是比一般的砚来得高。另外,砚台的雕刻工艺,也是决定砚台收藏价值参考的重要因素。此外,砚台的造型品相,也是一个价值的参考点,一般来说,方型、圆型的砚台要比品相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象这块民国时,胡子良刻得的歙砚,身价要高过没有铭文的砚台。当然,砚台的收藏价值应当从多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随着名砚的存世越发稀少,现在许多砚台的投资收藏人,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说,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因为,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那个时期,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品。民国时期,上海出产的海派写实澄泥砚,这些都是收藏投资的热门品种。砚台的收藏投资,懂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眼光往往会带来意外的回报。为此,行家提供了一些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如果是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如果是歙砚,以声音清脆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修理过的痕迹。注意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有很大的差异。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歙砚,重者好,轻者次之。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爱不释手】西泠印社历代名砚欣赏

四大名砚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