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大友传承银毫沱,到手已有一段时间,此间不断有朋友询问该沱茶的信息,也追问为何迟迟不见茶评,其原因有二,一为近来事情较多且琐碎烦身,很难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二来也想给点时间,多接触一下这款茶,否则为了茶评而写,不是一个茶人该有的风范。
说到大友这个品牌,新晋茶友可能会较陌生,但老茶友肯定有印象,该品牌主攻台湾地区,甚少在大陆露面,关于它的信息当然就少之又少了。此批茶是台湾高雄存放,早些时候也耳闻台湾仓储的独到之处,看来现在有机会一探台湾仓的奥妙了。![[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此沱茶虽为100克/个的规格,但整条包装不是常见的5个一条,而是8个,拿在手上份量十足。值得一提的是,此批沱茶厂家限量生产25万个,每沱的包装纸和内飞都分别印有单独号码,两者一一对应,工艺之精由此可见一斑。![[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厂家资料,此茶选料为临沧地区高山乔木,细看沱面,条索分明粗壮,叶脉清晰,干茶显褐;轻嗅一下,新茶青味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而优雅的茶香,此正为大树茶的特征,同年份的茶,更比台地料转化快且明显。
每沱单独、唯一的“身份证”号码。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内飞背面有台湾大友茶业总经理廖义荣先生的签名和祝福词。![[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沱体压制松紧适中,取7克茶,160CC紫砂壶,烧水.........
洗茶2遍,待茶充分预热后再沸水注入,20秒出汤............![[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香气,是非常令人愉悦的,带点淡淡青樟香,野气十足,高山乔木茶的气韵十分明显,不像某些台地茶那样会微微发甜,它的甘,直接嗅觉可以感受得到。汤色相比于几大厂茶较深沉,但清透油亮。
茶汤入口,甘、爽,就是它的最大特点。尽管还带些许苦涩,但口腔里转化迅速,过后那种高山旷野之气久久不愿散去,喉韵下得很深,同时鼻子也做出了“反应”,茶气极强。
第七泡重手了点,闷了2分钟,想不到却有另一番景象,出现了烧轮胎味。这种味道我再熟悉不过了,以前只有在97华联砖上体会到,这次竟然在04大友沱上重现,难得!怪不得香港茶评家林在山先生也在自己的博客中大加赞赏这款沱茶,果然不俗!!!![[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 [转载]04大友传承银毫沱](//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此茶若论水质稍有欠缺,茶汤还带点苦涩和单薄,毕竟为不到10年陈期的新茶,若以老茶的标准来衡量有失公平,但在同年份的其他茶品中也似乎找不到能与之相抗衡者。尽管水感还需时间来磨砺,但其茶气和气韵,却是我喝过的众多茶之中最为特出的。
我们不妨给点时间,看看此茶会走向哪个方向吧!或许下一次的邂逅,它又能给我另一个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