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之光华门

标签:
南京明城墙城门光华门摄影 |
分类: 摄影天地 |
光华门,原名正阳门,南京明城墙内城十三座城门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南京京城的正门,也是城南3座城门(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中最靠东的一座,位于今御道街最南端,与皇城和宫城正门的洪武门、午门、北安门等同在一条纵贯城东的南北中轴线上,正阳门就处在这条中轴线南端的起点上。但这座城门却明显偏于南京城的东南,并不在正南方。据记载,历史上的正阳门城楼高大,设有1道外瓮城和2道内瓮城,是中国城池中少见的“复合型瓮城”,对城内城外有双重防御作用,为古代建城史独创,在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一无二,非常罕见。
http://s10/mw690/001TgBVkzy79KR5E76909&690
民国老照片——南京正阳门全景(网络下载图片)
1931年,国民政府为纪念1911年12月2日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光复南京城,将正阳门易名为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并由单门洞改建为三门洞城门,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
解放后城门破败不堪,1955年至1962年间的拆墙运动,致使历经600年风雨的光华门惨遭灭顶之灾,光华门周边的居民和工人为建造房屋,拆走了大量的城砖,光华门也被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8年下令拆除,如今光华门只剩下城门遗址,只有少数但是居住在此的人还记得光华门昔日的模样,光华门仅作为地名保留下来(一般指原光华门内御道街、大光路、光华东街十字路口,以及光华门门外光华路(石门坎)、大明路附近一带)。
http://s3/mw690/001TgBVkzy79KR8US8af2&690
http://s5/mw690/001TgBVkzy79KR8Z9cg14&690
光华门遗址东侧附近的居民小区
从正阳门至朝阳门(中山门)的护城河非常宽阔,现在称为月牙湖。站在光华门遗址,看着两边高楼间穿行的车流,真不敢想象这里曾经是“国门”之所在,要想寻觅光华门伟岸的身影,只能面对呜咽的护城河水作无尽的遐想,或是对着历史老照片去发呆了。光华门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经受了磨难,却又在和平年代中被拆毁,令后人扼腕痛惜,唏嘘不已。如今,位于御道街、大光路路口向南150米处的光华门遗址公园,是一段与众不同的城墙遗址,它不是大段切面似的结构,而是依山势地形而建,层层递进,如同梯状,其间有平地可行走,残存的砖墙现已不及人高。
http://s2/mw690/001TgBVkzy79KRaKWcN91&690
http://s15/mw690/001TgBVkzy79KRaObueee&690
光华门遗址公园
http://s13/mw690/001TgBVkzy79KRd2vSscc&690
http://s5/mw690/001TgBVkzy79KRd6iMcf4&690
光华门东西两侧的护城河
光华门争夺战
1937年12月9日拂晓,日军最精锐部队之一——胁坂部队占领光华门外大校场和通光营房,继而进抵光华门,向地形上比较容易进攻的光华门发动攻击,与该城门的中国守军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87师259旅等部展开激战,城门被侵华日军的炮火炸塌。仅在此城门,日军第九师团就伤亡800人,被日军称之胁坂部队“最先登上光华门的伊藤善光少佐”被中国守军手榴弹击中毙命,日本军旗被抛下城头。整排整连成建制的中国官兵,在短短数小时内就壮烈牺牲了,第87师259旅易安华旅长阵亡。如此城垣保卫战,在抗日战争中虽不及长城保卫战之影响,但也鲜有其他城墙保卫战可与之一比。光华门是日军攻打南京时战斗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座城门。
http://s9/mw690/001TgBVkzy79KRf7bzWf8&690
民国砖筑堡垒遗迹,以正阳段城墙为依托构筑的城防工事,也是中国守军顽强抵御日寇的战场之一。
http://s10/mw690/001TgBVkzy79KRhdR4Bf9&690
日本方面对南京光华门争夺战印象颇深。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光华门作为“战绩”保存,原状保护,没有进行修复,只在光华门两侧书写了“和平、救国”,在光华门外城墙下树立墓标,凭吊战死者,也是日本军政要员到南京参观、巡视、凭吊的必选之地,并编辑军事教材广为宣传。图为1937年,南京沦陷时的正阳门(网络下载图片)
作为实体的光华门虽已不在,但日寇欠下的血债还在;仇恨可以忘却,可历史却不能抹杀。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缅怀那些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勇士们,缅怀那些在日本鬼子侵华战争中遇难的同胞们,缅怀一百年来为中华民族抵抗外侮而献身的先辈们!祝愿全体中华民族的儿女们能同仇敌忾、上下同心、自强不息,祝愿我们的国家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之巅,为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