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正觉寺街话今昔

(2010-04-21 08:41:40)
标签:

济南正觉寺街

杂谈

分类: 介绍济南
                       济南正觉寺街话今昔

                            作者:秦若轼 稍有修改

  古老的济南,先民依泺水而居。汉初,古城在趵突泉的东北。公元184年曹操任济南相,他的大营就在城南正觉寺街一带。

【注】泺水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境内,河道环绕古代济南城,成为护城河,向北注入小清河,全长仅十几公里。  

  隋唐,佛教在济南已有相当的规模,这一时期创建的寺庙有二十余处─—正觉寺是其中著名的古刹寺院。佛,音译“觉者”,佛经说,凡是能“自觉”、“觉行圆满”者皆名为佛,正觉寺街的街名便是以寺名而得。

  明洪武四年(1371),济南改土城为砖石墙,并开挖护城河。正觉寺街位在南关,街东西长七百米,宽6—7米,沙石板路。自正觉寺街东头的十字路口,向北经南门大街进城里。往南经朝山街出南圩子门通南乡,东去火神庙街,下洼子、岳庙前街;街西头至山水沟桥,再向西过趵突泉、劝业场,经围屏街、西青龙街,出永绥门到商埠;从正觉寺街的中部,经三和街、南券门巷通向南部厢关街衢。在“人挑肩抬,骑马坐轿”的年代,这条街已是主要的宽阔的大道了。

  清康熙皇帝三游趵突泉(于二十二年(1684)十月初八,二十八年(1689)正月十六、四十二年(1703)正月二十四),起鸾驾乘马来回走的都是正觉寺街,可见到了清朝正觉寺街仍地处要冲。

  本世纪三十年代,韩复榘主政山东期间,曾修过正觉寺街。提到韩复榘修路,还有一段故事:当时的正觉寺街,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地土,下雨满街泥,百姓多有怨言。省主席韩复榘也知道这条东西干道该修了,但他长期截留地方税收,扩充军队,不想拿钱修路。韩复榘原为西北军冯玉祥部将领,反对赌博,曾出过告示禁赌,并令警察局查办。一次韩复榘听说他手下的警察局长、财政局长等人赌博,但谁也不敢去抓。一个雪天的傍晚,几个官吏又在警察局长家摆上赌桌,韩复榘知道后,身着便衣冒雪前往,门卫想进去报告,他摆手制止,轻声入屋,悄悄地站到警察局长身后。这时,牌声、笑骂声正浓,在推倒洗牌的空挡,坐在警察局长对门的牌友抬头看到韩复榘,立即脸色大变,站起,上下家赌友也慌忙起立,只有警察局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待扭头回身才发现韩复榘站在背后,其窘形可想而知。抓赌的人在自己家里赌起来,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韩复榘拍了拍警察局长的肩膀说:“你们继续玩。”起身走了,此举大出赌牌诸人的意料,不知韩复榘卖的什么药,于是商量起对策。次日,四人来到韩主席办公处,将去给警察局长太太过生日赌了几局的瞎话说了一遍,韩复榘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韩复榘的脾气部下都知道,大笑就意味着倒霉,大发脾气倒没事,所以四人提心吊胆。谁知韩一反常态,问:“你们是认打还是认罚?”四人对视,异口同声说:“认罚吧。”韩郑重地说:“你们四人拿钱把正觉寺街修成石板路,免得净摔人……。”由此街道修成了平坦宽阔的沙石板路。

    济南是山东省宗教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有“五里一庵,十里一寺,有街就有庙,有庙就有香火”之说,这从正觉寺街可以得到验证。这条街上有四座寺院,且其中三座集中在街的中部百余米内,明设僧纲司,掌管佛教事务的机构于正觉寺内,本街实为佛家胜地。

  正觉寺在街的中部,座北朝南,唐初兴建,始于城内,明永乐年间(1403~1424)移建舜田门外(今历山门),崇祯四年(1631)遭大火,大雄殿岿然,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清末1904年改为消防工队,时招除秽夫百名,遇火灾穿号衣救火,平日分散清扫街道,此可算环卫之始,现为消防队。

  华林寺在正觉寺东60米,路北,门牌163号,唐天宝十年(751)建,明成化年间维修,崇祯四年(1631)遭大火,仅存正殿,看来一场大火烧了相邻两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建,嘉庆十年(1805)年维修,30年代西南隅建正觉寺街小学,解放初正殿尚存,后废,有房约二十间,变为居民大院,现为山东军区干休所。

  三元宫在正觉寺西六十米,明天启七年(1627)建,圆拱形大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和宽约二十多米的空场子,清末1903年前院改为警察分局,后院不知何时成了济南女师附小的教室。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八中的西南隅还在,成了库房、印刷厂。后院南北长14米,东西宽7米,院中青石板甬道。正殿五开间,硬山顶,进深5.6米,1.6米宽的厦檐,鼓镜式柱基,殿房砖木石结构,下部0.9米高的细料石墙基,磨砖对缝的青砖墙,锈迹斑斑的铁锔子将山墙梁柱牢牢地联为一体。东西配殿各四开间,进深4.6米,花格圆拱窗户,三大殿木刻精美,石雕刀法流畅,色彩淡雅古朴浑厚,只是屋顶改为现代大瓦,正殿前的两棵古松也不见了。室内地面都适当抬高,登石阶入内,墙上有壁画,靠后墙有通长的神座,上边供有神仙,用苇箔墙隔开,外间上课。前院的正殿尚在,成为临街的商店。

  正觉寺街的三元宫为佛教寺院,主持僧朗然,解放后住本街201号,以收房租为生,至于里面供奉的什么神无可查考。

  清真寺在本街的西头路南,明朝当地穆斯林在南关山水沟西侧建起清真寺,因山洪冲毁,嘉靖二十四年(1545)便移建在山水沟东侧的本街上,俗叫南关清真寺。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三十二年(1906)都曾维修。内有礼拜殿一座,东西讲堂各三问,沐浴室一座。后改为小学。

  先祖们将佛教的劝人出世,道教的虚静无为,伊斯兰教的前世命定,以及儒家的贤良方正交汇于此,实为荣幸。

  济南作为齐鲁首邑,文化发达,教育源远流长,至清末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正觉寺街又是学校主要集中的街区,有中小学校五处,在街中部的50米内有学校四处,如此密集市内少见。

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后来的山东省立济南第二中学)在街的中部路南,南门在全胜街(毛家坟)。为了兴办学堂的需要,师范教育应运而生,1912年山东保姆养成所在正觉寺街建立,1913年改为山东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与第一女师(校址在东流水虹桥)合并为山东省女子师范,校址仍在本街,至解放前。1949年8月女师与济师合并后迁走。

  听毕业的亲友及老师谈起女师内的校规和趣闻不少,如规定,男教员必须年过50岁,且要留胡子,讲课必须仰视天花板,不准看女学生面孔,学校不准与外界接触,来往信件要通过学监检查后才交给,有的被扣下不给,学校不订报纸,不设图书馆等。但女师的教育质量较高,鼓励女子以教育为终身职业,培养出一批德才优秀的老师。

  山东省立女子中学约成立于1922年,1938年与女师在一个大院内,门口挂两个校牌子,且校长同为一人,教师互相兼课。1949年暑假后,济南改变了男女不同校的规定,将济南女子中学和济南市立第一中学合并,命名为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1987年济南二中改为高中学校,直至今日。

  山东省立女师附小,1905年在正觉寺街中部路北,女师对门,原济南教养局内附设初等小学堂,1912年改为省立第八初等小学,1917年改为省立女师附小至解放前,后迁出改为岳庙后小学,50年代此处建济南第八中学。女师附小是济南著名的小学,连同济师附小(南城根小学)、制锦市小学、莪雅坊小学是当时济南最好的四处小学。

  正觉寺街小学三十年代建设,校址在华林寺西南隅,学校较小,1966年搬到街西路南,改名为趵突泉小学。

  回民子弟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南关清真寺改为兴建小学,1951年为第三回民子弟小学,1960年改为营盘街小学。

  正觉寺街是一条商、居混合型的街道,住户的大门街面上不多,多在街南北两侧的十多条死胡同内,街面上多是一层的店铺门头。清末,济南手工作坊遍布各街道,形成若干集散点,木器、笼屉、风箱、梳蓖、杉蒿、竹杆等集中在正觉寺街中西头和西边的山水沟,东头多是食品、酿造、杂货、粉坊、榨油作坊,但规模都小。1900年在街中部的济南教养局开办布匹、鞋靴、木器、绳席、毛巾、毡毯六处手工工厂。1904—1905年山东巡抚胡廷干倡导:凡富民以农利为先,而教养无业闲民则以工艺为急。教养局又聘请专门教师传授草鞭编接技术。教养局分南北两院,北院后为女师附小,南院成了女师的一部分。生产机制挂面的庆年公司,“五四”运动期间组织罢工罢课的爱国志士马云亭于街中部开设的保安药店,还有四、五家文具店,尤以米老鼠文具店最具特色,所卖的练习本、铅笔盒都有一个米老鼠商标,很是可爱,还有一字狼毫毛笔,“金不换”牌墨,是学生必备之物,东西两处邮政局等一批门头相继开办,加上街西的山水沟集,街南三和街一带的药市会,致使本街商贸更上水平。

  街上小吃也值得一提。东头新桥口上的黄面黏糕铺,两间简易棚子,每天下午叫卖,三尺大笼屉掀盖,色黄味香,趁热一咬粘牙,或现吃,或用北园荷叶包上带走。东头路南南丰合酱园的黄豆酱油,小磨香油,掌柜的为说其好,教吃法名为“酱油香”,即将酱油少许及数滴香油滴入碗内,倒上开水,将馍馍掰开泡入,既快又好吃,此吃法至今已传四代,今稍改造又加味精数粒,口味更好,解放济南时酱园被毁,掌柜的串街叫卖,还是酱油、香油、麻汁、醋。街中部三和街路口水果店的抄空空长果,实为好长果选走后的下脚料,几分钱给装一口袋,不上秤称,扒半天吃个小仁,又甜又香,见人就掏出一把分吃,都十分大方。南券门巷对门的酱菜铺,二分钱的蓑衣萝卜,一分钱一块的五香豆腐干,都是学生中午的佳肴。还有那集中在学校门口小摊上拔凉解渴的冻冻,缠糖稀、老牛筋、面疙瘩,咯嘣豆这些只能算济南的风味土产,现时大多已经没有了,但至今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1994年,正觉寺街已改造成宽50米的泺源大街,为东去胶东,西联鲁西的交通大动脉。“正觉寺”这个名字已演变成“正觉寺小区”,其范围东起湖山路,西至南券门巷,南自文化西路,北到泺源大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