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早提出“膳食平衡理论”的国家
(2011-04-15 10:36:14)
标签:
平衡膳食理论中国最早中华民族的骄傲健康 |
分类: 杂谈 |
我在法国参加国际营养大会,在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是全球最早提出膳食平衡理论的国家,法国营养学会的会长毫不客气地与我反驳,且说中国的膳食宝塔仅仅是八十年代初才提出,怎么能说中国是平衡膳食理论提出最早的国家呢?中华料理的确很受欢迎,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也非常符合营养学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中国最早呀!!
我的回答令与会的同行们十分折服,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我也很有自豪感!我说中国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是2400多年前就已经成书了,其中有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等,您能理解吗?
我接着说,这就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该内容在《生态养生诠论——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专著的P36,现转抄于此,与大家分享。真的觉得作为当代养生保健一线的工作者,我深感中华民族之伟大,深感祖国传统养生理论之博大精深,真的有待于吾辈努力钻研啊!
《生态养生诠论》P36:
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出膳食平衡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
“五谷为养”是指粟(稷)、豆(菽)、黍、麦、稻等五谷杂粮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粟(稷)、黍、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豆(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和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各种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多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多种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上述这些古朴的记载是我国先哲们提出的平衡膳食养生观,具有很深的科学道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与现代营养学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观点方法相通。但是,受当时的条件、环境以及科技水平等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如“五畜”多指畜养的动物,尚未包含现代人普遍食用的水产品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