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312-金相技术的发展历史

(2017-07-06 10:38:28)
标签:

金相技术的发展历史

纳入教学体系

分类: 金相源流

金相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个是“技术发展的历史”,一个是“科学家的传记”

 

 

 

 

 

 

 

 

       一个问题是:

我国各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从各专家、学者的实践调查中证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提升,相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万千,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校内培养途径研究-硕士毕业论文-湖南大学-2013年)

 

如果我们都可以理解,专业方面的科学史教学,是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的话(科学史教学: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郭兆红 《设计艺术研究》 2006),就可以明白梳理金相技术的发展历史对于金相技术教学的价值了。当然,恐怕多数人并不理解,也没有能力来搜集、整理。当下,只能是“个人兴趣”问题,在纳入教学体系方面,北科大在这方面的确走在了前头。

 

通过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明白,科学、技术是循序渐进的,必须有积累,没有所谓绝对的“撞大运”。而科学技术的领先状态,显示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所谓科学兴国。

 

    金相技术的发展历史,自然要从显微镜提起,但是,这实际上是多种学科、技术的源头,并不是标志性的。样品的制备、显微组织的显示才是金相技术独树一帜的关键。金相技术的磨、抛看似简单,但是,它有一个特点是:失误,无法带来偶然的突破。由此,才出现了显微镜诞生两百多年后,才与金属研究结缘。

 

科学家传记可以考虑有:

索比、马滕斯、奥斯蒙德、查德礼、维利拉、“拜尔层”的演变、萨默尔斯、各个国家的第一代“金相学家”。

 

各个国家的第一代“金相学家”:

中国:周志宏、郭可信

英国:索比、**

德国:马滕斯、海恩

法国:奥斯蒙德、查德礼

美国:艾尔伯特.苏佛、Henry M. Howe(豪尔)

俄罗斯:阿诺索夫(Pavel Anosov,1797-18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