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07-2015金相技能大赛心得体会(2)

(2015-12-17 09:30:48)
标签:

2015金相技能大赛

心得体会(2)

2015金相技能大赛心得体会(2)

------一位大四的男同学,专业不是材料,而是电控学院 

 

 

“第四届(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取得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二等奖”荣誉,我校也获得了“金相技能大赛优秀团体”的荣誉称号。很高兴我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誉,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参赛的机会,也要感谢老师们的用心教诲与辛勤付出。获得这项荣誉是对我参赛六个月中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在比赛过程的体验、心态的锻炼与自身成长的一种历练。

起初,我对“金相大赛”并不了解,作为一个电控学院的学生,我参加金相大赛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能够获得创新学分,另一方面,我的动手能力很强,我相信我在操作方面能够占据优势。大赛之初,参与金相大赛的学生曾占满三百人阶梯教室,面对如此多的参赛选手,我在当时有着不小的压力。

我们共同参加了赛前培训,培训用的材料是65钢,打磨则分别为200400600800号砂纸。由于我们并不明白比赛的操作和具体流程,负责人赵*亲自演示了将65钢在机磨、手磨两种方法下,打磨、抛光、腐蚀、成像等过程。自此以后,我每天中午和下午都到实验室练习,熟悉并掌握65钢打磨过程,体会每一道砂纸后表面光泽及抛光腐蚀所用时间等过程。每完成一次整个流程,内心都会鼓励自己正在慢慢进步。在我的不断努力下,经过层层筛选,由最初几百人参赛,最后我成功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成绩。记得负责人赵*在半决赛前问过我:“到目前阶段已经能够过得创新学分,你要不要放弃接下来的比赛?”我回答说:“我并不想放弃比赛,我想尽我最大努力,走到最远。”正是我没有放弃比赛,努力往前走,我才会取得佳绩,这也是对我的努力的一种诠释。

有幸能够参加全国金相技能大赛,战斗也刚刚开始。对此,*老师和*老师对我们做了专门的培训,教会我们识别样品的成像,通过样品成像分析所成像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等等。每当我们有错误的地方,老师都会耐心的讲解,并指导我们改正。此外,除了*老师在技术上的培训,*老师还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告诉我们比赛的紧张程度,教会我们如何调整心态,正确认识比赛;教会我们把平时练习当作赛场战斗,认真对待;也教会我们学会感恩,在赛场之外能够独立解决事情、处理突发情况等。

这次比赛主办方是昆明理工大学,我们来到昆明理工后首先参观了比赛场地,观察了比赛的设备。由于我们的失误,我们没有带样品到昆明,但幸好和昆明理工的学生借到了样品,才能够走一遍流程,切实地熟悉比赛设备及环境。练习过程中,磨光部分没有问题,但到了抛光时,场地里的抛光膏被用完,只剩下抛光液,我们对抛光液并不熟悉,以至于抛光过程使样品出现了很多用肉眼就能看到的粗大的划痕。经过长时间的抛光处理,最终还是勉强处理掉了样品上的划痕。但我又遇到了另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就是观察成像时所用的显微镜与校内的显微镜有所差别,昆明理工部分显微镜所成的像是黄偏绿色,我同样也没有在这种颜色下辨别过晶(界)与铁素体,但比赛是有几率抽取到这类显微镜的,所以我并不能放弃使用。我边询问老师分析所成之像,边记忆与融合图像与老师所讲的内容。由于时间问题,我们不能长时间在比赛场地练习。由于抛光出现划痕、对显微镜成像不熟悉,我离开场地时,还比较担忧着比赛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既然离开了场地,多余的担心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摆正心态,回想着练习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比赛时所有的优势:比赛有充足的抛光膏,所以抛光液带来的划痕能够避免;比赛只有三分之一几率抽到黄绿色成像的显微镜等。

复赛当天,我是在下午一点期间进行比赛,因此,我还有很充裕的时间进行心理调节与比赛准备。由于比赛结果展示在观摩室的屏幕上,所以大家很快就能看见样品成像。我们坐在观摩室观看前面比赛同学所做的45#钢样品结果,期间,*老师一直参照投影仪成像,指点我腐蚀的深浅度,注意划痕,污点等要点,我认真地听*老师指点,并融汇到我的脑海中。

终于,我进入了比赛现场,领取了180#320#600#800#1000#砂纸后,我们进入了磨光室,由于我选择的机磨,我和另一位参赛队员分到了同一台磨光机上。由于我们之间的良好沟通,我们在换砂纸的操作上很默契。我前5分钟用180#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深度打磨机加工切削痕迹,保证材料的平整。其后的5分钟,分别更换320#600#800#1000#砂纸,逐步纵横交替打磨45#钢,力度逐渐减轻,以免出现损伤层。接下来我进入到抛光室,由于比赛能够用抛光膏,与平时练习时相同,所以在抛光上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之前练习时出现肉眼能看到的划痕也没有出现。但在腐蚀过程中,我还清晰地记得环境的紧张气氛,尽管我自认为并未紧张,我在使用滴管时,手也在不停颤抖着。在比赛进入到20分钟时,我顺利地进入到了观摩室。我的号码是26号,所以很不幸,我所用的显微镜正是成像为黄绿色图像的显微镜。但正是因为我在练习时没有回避这种显微镜,而是进行了多次观看,并且认真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能够顺利辨别晶(界)和铁素体。用显微镜观察,晶键(界)清晰,腐蚀程度适当,但观摩到最后发现了粗大划痕,为此,我在观摩室和抛光室之间来回了三次,最后一次观察已经接近比赛结束,还是发现了两条小划痕。不过只能把样品交上去。处理场地后,放平了心态,等待最终结果。

令人激动的是,我成功进入了决赛,美中不足地是排名并不靠前,大概就是因为我在复赛时出现的两条划痕,影响了我的比赛结果。

进入决赛后,我的心态放松了很多,因为,能够进入决赛,就意味着一定能够获奖,我比较满足,自然心态上就能够放松,身上没有了那么大的压力,所以我觉得决赛发挥的要比复赛发挥的好。

决赛选用的是T12,这是一种材质较硬的钢,不容易出划痕,但腐蚀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在比赛过程中,虽然开场停电,但我们也没有自乱阵脚。磨光、抛光都顺利地进行了下来,到了观察室,我对应的显微镜依旧是成像黄绿色的显微镜,之前熟悉运用过这种显微镜,也没有太大影响。不幸的是我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了划痕,反复磨光腐蚀与观察三次后,时间还剩下五分钟,显微镜高倍成像里还是出现了不明显的细小划痕。在那一刻,我停顿了一会儿,我在犹豫是要继续磨光,还是直接上交样品。“划痕在高倍下能够看到,但也不明显,直接上交样品或许没有太大问题,但重新磨光后的结果还是未知数”我没考虑太多,我决定搏一次。最终,我在显微镜下没有看到划痕,腐蚀程度也正好,终于得到了我比较满意的结果。这样做是很冒险的,如果最后一次出现更大的划痕,那么结果就会截然相反。

作为一名电控学院的学生,我很高兴能够参加金相大赛,由最初对比赛并不了解,到最终能够在金相大赛上走出一定距离,这与学校的培训,老师的精心培养,自身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学校在比赛上精心培养我们,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取得良好成绩,更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次比赛,培养我们的细心与耐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提高我们个人素质。*老师和我们说过清华的一位学生,由于第一年发挥的并不好(还有其他原因),今年再次报名,并成功参加全国比赛。他的水平可以达到为其他学生讲解分析,独挡一面的水平。能达到这个高度,我是很佩服他的。他的目光,并不是放在了比赛上,而是放在了一系列的知识体系中,能够运用并帮助其他同学,这是我们所不能及的,也是我所值得学习的。

总结了不少,这也是我内心所思所想,参加这项比赛我感到荣幸与自豪,并祝愿金相大赛能够越办越好,**大在下一届比赛中能够再创佳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