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6-洛氏硬度测试中A、B、C三个标尺如何选择

标签:
洛氏硬度常用标尺选择abc |
洛氏硬度测试中A、B、C三个标尺如何选择
------同时,数据的记录一定要规范
很多年纪比较大的技术人员,可能更为熟悉的洛氏硬度标准内容是1983版的。在1983版的洛氏硬度标准中,常用的三个标尺,A、B、C,的常用测试范围是:70~85、25~100、20~67。
A标尺多用于测量碳化钨、硬质合金、表面硬化零件等等的硬度;B标尺多用于测量有色金属、合金及退火钢等低硬度的零件的硬度;C标尺多用于测量碳钢、工具钢及合金钢等经淬火、回火处理的试样的硬度。
但是,1991版之后的测试范围都有所扩大,变成,20~88、20~100、20~70。这其中,特别是A标尺,有些“通吃”的意思。那么,如何选择不同的标尺来测试样品?
资料[6]中的一个说法是我们常用的:
A标尺有一个特殊用途。在使用洛氏硬度计测试钢试样时,如果不知试样是软钢还是硬钢,可先用A标尺试测一下,当硬度值小于60HRA时可改用B标尺,当硬度值大于60HRA时可改用C标尺。
实际选择标尺的时候,还需要“变通”。
在金属学实验里,铁碳平衡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中,可以采用B标尺测试一些不同含碳量的退火钢,加深对于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认识。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及组织观察实验中,也可以选用B标尺来测定工业纯铁不同形变程度样品的性能差异。
但是,在钢的热处理及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中,有的时候不注意,就会碰到“尴尬”的事情了。比如,就像是资料[1]中的测试数据一样,如何比较呢?
以前,对于标准的更新、修订的了解比较滞后,比如,91版的标准是在采用之后很久才看到。那么之前的实验怎么进行呢?实际上,我们是采用C标尺统一测试样品,当然,退火态的试件自然是低于20HRC,而超出了测试范围的底线,也就是十几。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标尺数据下比较了,是不是?
91版标准出现后,A标尺的底线大幅度延伸,看到这一新变化之后,没有二话,之后的钢的热处理工艺实验就直接选择A标尺,数据的比较既自然,又符合标准的测试范围的要求。
同时,数据的记录一定要规范,比如,60HRA,就是规范的格式。其他的类似,避免资料[1]中的不规范行为。
另外,个人理解,当说某一个洛氏硬度标尺的时候,不要出现HR; HR,只是在数据记录的时候必须出现。看看标准文本的封面的名称,GB/T 230.1-2009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是不是一目了然?
资料[6]中的很多说法,我很赞同,难得看到网络上有这么大段、大段很“舒服”的技术描述。这个条目的设立、修改的人士中,有的是“专业素养”不错的。
参考资料:
[1]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粒状珠光体样品的硬度如下表1。
表1 淬火前样品的硬度测定值(HRB)
序号 |
1 |
2 |
3 |
4 |
硬度 |
86.9 |
87.6 |
86.1 |
87.2 |
去除第一次读数所得值,后三次读数取平均值,得硬度为:87.0。经校准,硬度应为:87.0-1.7=85.3。
淬火之后,样品的硬度减小。读数时用HRC读数,测得淬火后样品的硬度为
表2 淬火后样品的硬度测定值(HRC)
序号 |
1 |
2 |
3 |
4 |
硬度 |
66.6 |
66.2 |
66.0 |
66.3 |
去除第一次读数所得值,后三次读数取平均值,得硬度为:66.2。经校准,硬度应为:66.2+1.3=67.5。
[2]
[3]
[4]
[5]
序号 |
标准名称 |
说明 |
1. |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0.1-2009 |
|
2. |
塑料 硬度测定 第2部分:洛氏硬度GB/T 3398.2-2008 |
|
3. |
摩擦材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5766-2007 |
|
4. |
普通磨具 洛氏硬度计检验硬度的方法GB/T 2491-2003 |
|
5. |
碳化钨钢结硬质合金洛氏硬度(C和A)的测定GB/T 10420-2002 |
|
6. |
金属热喷涂层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 8640-1988 |
|
[6]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的硬度,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例如:硬质合金。
HRB 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例如:软钢、有色金属、退火钢、 铸铁等。
HRC 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例如:淬火钢等
HRC标尺的使用范围是20~70HRC,当硬度值小于20HRC时,因为压头的圆锥部分压入太多,灵敏度下降,这时应改用HRB标尺。尽管HRC标尺被规定的上限值为70HRC,但是当试样硬度大于67HRC时,压头尖端承受的压力过大,金刚石容易损坏,压头寿命会大大缩短,因此一般应改用HRA标尺。
HRA标尺的使用范围是20-88HRA,由美国标准ASTM E140可以获得以下换算关系:
27HRA≈30HRB
60HRA≈100HRB≈20HRC
85.6HRA≈68HRC
可见,HRA标尺的测试范围涵盖了从软钢(HRB)、硬钢(HRC)到硬质合金的硬度范围。然而,事实上HRA标尺很少用于测试软钢,主要用于测试薄硬钢板、深层渗碳钢和硬质合金。在硬质合金方面,由于技术进步,有些材料硬度已达到93-94HRA,这已超出标准规定。工程上超出HRA高端的测量范围已成为惯例。HRA标尺有一个特殊用途。在使用洛氏硬度计测试钢试样时,如果不知试样是软钢还是硬钢,可先用HRA标尺试测一下,当硬度值小于60HRA时可改用HRB标尺,当硬度值大于60HRA时可改用HRC标尺。
HRB标尺的使用范围是20~100HRB,当硬度值低于20HRB时,由于钢球的压入深度过大,金属蠕变加剧,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的变形时间延长,测试值准确度降低,此时应改用HRF标尺。当硬度值大于100HRB时,因为钢球压入深度过浅,灵敏度降低,精度下降,此时应改用HRC标尺。在使用HRB标尺测试钢试样时,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当预先不知道试样是软钢还是硬钢时,决不可使用HRB标尺做测试,因为用钢球压头误测了淬火钢,钢球就可能会变形,钢球压头就会损坏,这是钢球压头损坏的主要原因。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先用金刚石压头,用HRA标尺测试一下,再决定是用HRB还是用HRC。
HRF标尺的使用范围是60~100HRF。HRF标尺是国外使用较多的一个标尺,它是测试纯铜和较软的铜合金材料很好的检测手段。但是在中国,也存在标准硬度块短缺的问题,它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
HRG标尺适用于HRB值接近100的材料,对于铍青铜、磷青铜、可锻铸铁这些硬度范围介于HRB标尺的高端和HRC标尺低端的材料,如果改用HRG标尺,就可以大大改善测试的灵敏度,提高测试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