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什么是:组织组成物?
(2013-05-16 14:01:11)什么是:组织组成物?
------再检索!
“弄清相、组织、组织组成物等基本概念”,这是许多学校的“材料学学基础”课程大纲中可以看到的说法[10]。不过,其中的“组织组成物”的概念,有些特殊、诡异。
之前作过一个总结[1],最近,我又作了一次检索的尝试,依然是无功而返。
组织组成物,对应的英文更多的就是: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结构structures [6、7]。
参考资料:
[1]
[2]
[3]
[4]
[5]
[6]
【提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铸铁中磷共晶按组织组成物及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用热浸蚀方法可显示磷共晶中组织组成物的形态和颇色特征。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hosphide eutectic in cast iron which wa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using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morphology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 of microstructure of the phosphide eutectic can be showed with cold and hot erosion method.
[7]
quantitative analyses with the phase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eutectic phase diagram about Pb-Sn alloys
[8]
在工程材料学中,定义: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合金中各相构成的晶粒将以不同的数量、形状、大小和分布等相组合,并在显微镜下可区分的部分,称为组织组成物。
[9]
http://zh.wikipedia.org/zh-hans/组织组成物
组织组成物指合金组织中具有确定本质、一定形成机制的特殊形态的组成部分。例如:某合金室温组织:α+βII,则α和βII为组织组成物。
[9]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合金组织的组成物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种。
(1)固溶体。二组元在液态时能相互溶解,结晶时以一组元为基体保持原有晶格类型,另一组元的原子分布在基体组元的晶格里,形成一致的固体合金,称为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按照一定的原子数量比、相互化合而成的、一种完全不同于原来组元晶格的新相且具有金属特性的固体合金,称为金属化合物。
(3)机械混合物。组成合金的各组元在固态下既不能互相溶解,又不能形成化合物,而以混合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组成物,称为机械混合物。
[10]
1. 弄清相、组织、组织组成物等基本概念;
……
8. 熟悉下列概念及述语:
合金、组元、二元合金;相律、杠杆定律、相图;热分析法、平衡相;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合晶转变;平衡凝固、不平衡凝固、正常凝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晶界偏析、胞状偏析;共晶体、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共晶合金、亚共晶合金、过共晶合金、伪共晶、不平衡共晶、离异共晶;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
[11]
1、平衡凝固的过共晶铸铁的室温组织中,存在()和()两种组织组成物,随碳含量的增大,()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增大,()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减少。
2、金属凝固过程中,当熔体内存在固体杂质时,可能出现非均匀形核,此时形核所需要的形核功较大(判断这句话对错)
回答一:1.渗碳体
回答二:1.平衡凝固的过共晶铸铁的室温组织中,存在(珠光体)和(渗碳体)两种组织组成物。随碳含量的增大,(渗碳体)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增大,(珠光体)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减少。
根据杠杆原理,因为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发生共晶反应后生成的渗碳体的量就增加了,莱氏体含量减少,冷却到室温后,莱氏体转变成珠光体,因此,最终的室温组织中,渗碳体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增大,珠光体组织组成物的比例减少。
2.这句话是错误的。金属凝固过程中,当熔体内存在固体杂质,可以充当非均匀形核的靠背(核心),杂质和结晶固相间的界面能降低(如果可以非均匀形核,此时需要克服的界面能低。),从而降低形核功。
1. 一次渗碳体、变态莱氏体、一次渗碳体、变态莱氏体。(另外:光说渗碳体、珠光体不行的,主要是标准不统一;光说渗碳体,一般是指“组成相”。另外,若只说渗碳体、珠光体的话,所有的白口铁的组成、变化趋势就都一样了,也就区别不开亚共晶、共晶、过共晶了。再有,题目若变为亚共晶的话是:珠光体(枝晶状)、 变态莱氏体、变态莱氏体、珠光体(枝晶状)。)
2. 错(原因,看看书即可)。
[12]
很偶然的机会,检索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唐孝杰的文章;他的文章,有很多都是《理化检验》的约稿。唐孝杰在我看来算是很草根的专家,绝非贬损;一线技术人员、初学者看看他写的文章,很实用。比如,《钢的热处理组织分析》、《铸态合金组织分析》系列的文章;尤其是两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从金相分析角度出发梳理组织组成物的形态,非常实用。
说他是草根,是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实践经验很丰富,绝非只会照本宣科、自命清高的专家。比如,《金相分析二级人员取证复习参考题》(以及解答)系列的文章,既需要实践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需要一种可贵的情怀。不过,其文章的下载频次不是很高,有些出乎意料。
唐孝杰的文章,最新的也是在1998年了;有关个人的信息,网络上没有看到。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网页上,现任领导倒是一个个登出来“示众”了,重要的教师却没有,也就没有看到唐孝杰的有关介绍。
其重要的合作者有:张菁、夏建元。现在还可以看到这两个人参与的一些文章,不过,好像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