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985-实验八  热处理对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上)

(2012-11-12 14:36:10)

实验八  热处理对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上)

------老实验指导书的从新录入,用以纪念那些前辈

 

 

实验八  热处理对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一、概述:

金属热处理是研究金属材料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学科,对于金属材料施以不同热处理工艺,则其组织及性能也就各异,为了获得使用性能的最佳状态。处理在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通常所说的常规热处理,系指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工艺过程。

本次实验是对选定的钢材(45钢)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操作。系统的观察因处理工艺不同所引起45钢金相组织的变化。并测试其性能(硬度及冲击韧性)。

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包括:

㈠ 加热温度的确定:

确定淬火加热温度的依据是钢的成分所对应的临界点。对于亚共析钢,共析钢及过共析钢来说确定淬火温度有不同的工艺原则:

亚共析钢的淬火温度是AC3+(30~50℃)。如淬火温度过高将使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明显粗大,而是材料的机械性能变坏。淬火温度低于AC3。则淬火后的组织中将含有未溶的自由铁素体。使得淬火后的硬度下降。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亚温淬火(在普通淬火与回火之间插入一次或数次低于AC2点的温度的淬火)将提高材料韧性。抑制钢的可逆回火脆性,更可贵的是降低了临界脆化温度。所以亚温淬火是一种强韧化处理的新工艺。

共析钢及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是;AC1+(30-50℃),控制二次碳化物溶入奥氏体中的量(及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可以控制马氏体的形态。当淬火温度过高。如>Accm点的温度。将使马氏体组织粗大并使残留奥氏体量明显增多。无疑这将使机械性能变差。与此同时还增加了淬火应力。使得变形及开裂的倾向加大。

常用碳钢的临界点

钢号

临界点温度(近似值)

钢号

临界点温度(近似值)

Ac1

Ac3

Accm

Ac1

Ac3

Accm

20

735

855

 

T8

730

 

 

30

732

813

 

T10

730

 

800

45

724

780

 

T12

730

 

820

60

727

766

 

40Cr

743

 

 

T7

730

770

 

 

 

 

 

 

㈡ 加热与保温时间的确定:

⑴ 淬火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τ:

                   τ=τ1+τ2+τ3

其中:τ1:指工件入炉后到达指定温度所需的时间

          τ2:指工件透烧(当工件表面至心部温度一样时)的时间

          τ3:为组织转变所需时间

⑵ 生产实践中,箱形电阻炉加热时间的经验数据列于表(二)

表(二)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圆形钢件(分钟/mm

方形钢件(分钟/mm

薄板钢件(分钟/mm

600

2.0

3.0

4.0

700

1.5

2.2

3.0

800

1.0

1.5

2.0

900

0.8

1.2

1.6

1000

0.4

0.6

0.8

                   注:表中所列时间为升温,透烧,组织转变所需时间之和。

 

㈢ 淬火介质的选用:确定了淬火加热温度及加热,保温时间后,还必须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方可达到预期的工艺目的。其依据如下图(九)所示:

0985-实验八 <wbr> <wbr>热处理对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上)

图(九) 淬火介质冷却曲线图

图中表明对于试样只有在大于临界冷速V3的速度下冷却(例如V4,V5)方可得到单一的马氏体组织。(从理论而言,组织中还含有残留奥氏体的成分)。而当冷速小于V3(如V1,V2)时,淬火后可能得不到马氏体组织(如V1)或得到非单一马氏体组织(如V2)。所以选择淬火介质首先是使冷速大于临界冷速V3。然后再选造成变形及开裂倾向小者。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当是:在过冷奥氏体最容易分解的温度范围内(即“C-曲线”的鼻尖部位)具有较强的冷却速度。这样的淬火介质有较高的淬火冷却速度,又不致造成过大的淬火应力。所以淬火介质要结合具体材料的“C-曲线”来进行选择。表(三)见下页。

表(三)  常用淬火介质冷却能力表

淬火介质

冷却速度(℃/秒)

550~650℃区间内

200~300℃区间内

水(18℃)

600

270

水(26℃)

500

270

水(50℃)

100

270

水(74℃)

30

200

10%苛性钠水溶液18

1200

300

10%氯化钠钠水溶液18

1100

300

10%苏打水溶液18

800

270

蒸馏水

250

200

油水乳液

70

200

肥皂水

30

200

矿质机油

100

20

500

130

铜板

60

30

铁板

35

15

 

淬火件一般必须及时回火,否则往往引起变形,开裂,甚至发生另件崩碎的现象。

另部件的使用性能不同,淬火件有低温回火(<250℃)、中温回火(350~500℃)及高温回火(>500℃)之分。

钢淬火后所获得的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大的淬火应力。通常很少直接交付使用。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及强度指标逐渐降低,而塑性及韧性指标逐渐上升。且使大部分淬火应力得以降低或消除。

回火的保温时间据经验数据(生产经验数据通常定为0.5~2小时)。

本次实验通过对45钢制定正常的淬火,回火工艺,并进行实际操作,测定其某些力学性能指标。结合系统观察45钢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研究其性能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目的:

⒈ 实践常规热处理(淬火,回火等)工艺的制定及操作;

⒉ 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组织的影响;

⒊ 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