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1-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组织

标签:
杂谈 |
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球墨铸铁组织
------牛眼状球铁,不是牛眼状铁素体
在google图片上搜索“牛眼状铁素体”,只找到几张照片。
图2 http://files.instrument.com.cn/bbs/upfile/2009927122123.jpg
数量之少,质量之低,有些意外。而且,大家的说法是:牛眼状铁素体;这不对。没有中间的石墨球的话,哪里有牛眼的意境。严格的、专业的称呼是: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
在google图片上搜索“牛的眼睛特写 照片”,也极少。从下面的照片,隐约可以看出:圆圆的黑色的虹膜(中间实瞳孔),周围白色的巩膜[1]。牛眼整体很圆,也常见;所以,“牛眼状球铁”的描述,首先,必然要包括铁素体、石墨。其次,至少从下面这张照片看,眼睛周围的深色皮毛,是不是恰好对应着白亮铁素体外面更广泛的灰、暗的“珠光体”?
牛眼状球铁,一般是铸态的;可以通过后续的热处理来调整其金属基体组织[2]。
冷速较低时(壁厚处),球状石墨周围往往分布少量铁素体,呈牛眼状,铁素体的存在会降低强度(>15%);提高冷速(风冷、喷雾),可减少铁素体含量,但产生内应力,可正火后消除内应力退火,550~600℃,1~2h,空冷[3]。
球墨铸铁的基体也有铁素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珠光体三种,在后一种基体中球状石墨的周围总是铁素体,其外层才是珠光体,有如牛眼形状。这是由于共晶转变中形成的石墨是优良的石墨化中心,所以铁素体总是包围着石墨球。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前面两种基体[4]。
牛眼状球铁的组织形貌,是有数的几个从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直留在脑海中的图像。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称呼,也可以算是一个“俗称”;所以,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名。因此,许多情况下,大家并不这样书写。比如,在谢希文编写的《金属学实验》中,对应照片的下面是严格遵照专业水准说明的: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珠光体+铁素体基体)。
仔细看铁素体区域,可以看到其内部的晶界。
这些图片算不上很好,原因是:样品使用很久了,仅仅抛光+蚀刻(否则,还是过一道最细的砂纸才好)。
参考资料: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