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美食文化旅游 |
分类: 食物芬芳 |
http://s1/mw690/001TeS1mgy6Ll90HJIcb0&690
文/王元涛
人在广东讨生活,第一次吃蛇却是在南昌,而且和阿城小说《棋王》所写的一样,喝的是蛇汤。每人分到盈手一握的一小盅,滚汤里沉浮着区区一节蛇肉,看起来十分金贵的样子。
喝汤之前,我夹起蛇肉来仔细打量。像鸭脖子,但肉层显得单薄,骨节的排布也要精密得多,它们互相咬合的妥帖程度,似乎是任何人力机械都无法比拟的。我双手并举,把这一小节蛇肉啃咬得十分认真虔诚,所有的关节都被我一一拆开了,连一丝肉也不曾放过。最后,干干净净散落到盘子上的,是一小掬洁白的细骨。邻座探头见了,对我的饕餮精神大为赞赏,鼓动一桌人给我鼓掌。
阿城在小说里说,蛇肉碰不得铁,否则会变腥。我唤过服务员来问,果然,他们切蛇用的也是竹刀。阿城还说,蛇肉像螃蟹,对此我不同意,主要是鲜度不够。我征求广东朋友的意见,他说像鸡肉。可我觉得,更像蛙肉。朋友说:一样的,蛙不就是田鸡?想一想,也对。
第一次吃蛇如此平淡,可能要怪阿城,他在小说里把吃蛇写得太活色生香了。他们是一蛇两吃,先消灭蛇肉,吃得那叫一个风卷残云;再用骨架煮汤,提鲜放的是野茴香。尤其是阿城还写了,掀开蒸锅的瞬间,一股热气挟裹浓香扑面而来。事实上,指向蛇肉的口水,我在那时就流完了。
席间,主人邀我再来,要请我吃蛇皮,说像海蜇一样,香香脆脆有咬头。我疑惑:在药铺里见过主治恶疮的蛇皮,干硬干硬的,能吃?主人笑道:那是蛇蜕,是蛇在长大过程中自动褪下的表皮,不是真正的蛇皮。
经常会有朋友问:南方人为什么爱吃蛇?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这样问才对:北方人为什么不吃蛇?在我的经验里,祖父辈讲过,蛇是阴湿恶浊的东西,做药偶尔一用可以,当日常食材则对身体不利。而且,北方人普遍惧蛇,将它与黄鼠狼并列,视其具有某种难以言说的神性或魔性。
这一点,似乎与西方文化有共通。在圣经中,蛇是人类获得智慧的关键角色,没有它,所谓人类,至今仍不过是亚当和夏娃两只小锡兵,还躲在上帝的后花园里玩过家家游戏呢。不过,人类私自启蒙后,上帝气了,发狠道:“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因此,吃蛇,或可理解为是人类对蛇实施的一种报复?
蛇却从来都躲在暗处生活,目光阴沉,行为诡秘。经常想,当一条蛇爬上山尖的一棵高树,遥望山下万家灯火时,它该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
去南昌,是采访一位企业家。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奋斗与成功,而是他十岁时的经历。全家下放农村,母亲水土不服,浑身起斑疹。听人说,吃蛇可以治斑疹,于是他上了心,跟邻居出去打猪草时,见一条蛇窜过,一个飞身扑过去,双手抓住蛇身猛摔。邻居脸都吓绿了,以为这个城里娃缺心眼呢,却不知道,他对母亲的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