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标签:
南京旅游栖霞寺栖霞山三论宗佛教圣地 |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凤翔峰海拔286米;东北有龙山;西北有虎山。栖霞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寺庙布局:寺庙主体建筑东西走向,大门即哼哈殿在最西端,挂着“摄山栖霞寺”竖匾(栖霞山又名摄山),走过景区外写着“栖霞禅寺”的石牌坊即到大门,它同时也是整个栖霞山的大门。由西向东依次参观中间有观音像的明镜湖(彩虹明镜),分别位于道路南北两侧的钟楼、鼓楼,半月形的月牙池,接着来到主要的几座殿宇前。









明征君碑:月牙池后是弥勒殿,北侧的小亭子不留神容易忽略,一定要去看一下,里面有明征君碑,为纪念寺庙的始建者明僧绍而立,是中国仅存的数块唐代行书碑之一。碑首为6龙拱额,上篆“明征君碑”4字,由唐朝书法家王知敬书写,碑身两侧为狮首绶带西番莲纹饰,碑文由唐高宗李治起草,书法家高正臣行书题写,通篇2376字,为四六韵文,以10首名词作结尾。







千佛岩紧挨着舍利塔,始凿于南朝齐,沿着山壁的一个个洞窟中雕刻着一尊尊佛像,最大的一尊在大佛阁,又称三圣殿、无量殿,也是千佛岩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里面的无量寿佛高十多米。在102窟中你能看到曼妙的飞天像,与敦煌飞天相呼应,称“东飞天”。有趣的是,在最后一个石窟还有一尊手执铁锤与铁锥的石工雕像,感兴趣的不妨去找找。

千佛岩,又叫千佛岭,也叫千佛崖。是南京唯一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其建造年代早于河南洛阳龙门石刻17年,晚于大同云冈石窟31年。千佛岩现存石窟佛龛200多个,石像500余尊,石窟大小不等,错落有序。石窟中的佛像有的五六尊一龛,有的20余尊一室,龛内布局有的是一佛一弟子,有的是一佛二菩萨。窟门两侧大都有天王力士雕像,一示护法,佛座还常常雕有双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