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情绪教学片段及设计意图
(2012-12-27 17:04:16)分类: 思品资料 |
了解自己的情绪教学片段及设计意图
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实验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流程,下面以课程内容标准1.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为例设计几个教学片断并分析自己的设计意图。
课题: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能力: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乐观心态。
知识: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结果,充分认识保持健康情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点: 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难点: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过程:
环节一:自主感悟,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运动、娱乐的影像资料,列举本班在各种评比、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等。
问: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些影像资料,听到我们班取得的如此优异的成绩,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开心,快乐,自豪,高兴……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充分说明了我们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情绪高涨、兴奋。不过,接下来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学生有的翻动课本,有的皱起眉头沉思,有的嘴里嘟嘟囔囔……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说要检查时,你是什么心情?
学生:紧张,害怕,烦躁,郁闷……
师:通过刚才的对比体验,可以感受到我们情绪的变化,那么你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情绪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我们的情绪。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的情境体验,轻松、愉悦情境下的开心快乐,作业检查时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绪对比下,感悟情绪,从而渴望认识情绪、了解情绪,从而较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活动参与一:词语接龙
在多媒体适当展示人类最基本的四种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描述各类情绪的词语也很,下面让同学们将描述不同情绪的词语写出来。
全班分成四组,各代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看哪一组写出的这类词语多并展示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各类代表不同情绪词语的书写、展示、交流,让学生领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情绪世界,感受到情绪的复杂多变。同时分组准备、展示能调动学生各感官参与学习,并对各组的表现及时给予了鼓励评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交流讨论,提高了学习效率。
多媒体展示: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1、同伴误解我,赌气不理我了
2、我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却意外收到好朋友的生日祝福
3、爸爸把我正在看得入迷的电视关了
4、我还有许多作业要做,突然停电了
5、准备上网的同学,在网吧门口碰到了老师
6、雷雨交加的夜晚,向来胆小的我独自在家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个体展示。
结论:不同的场景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我们的情绪会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感悟不同场景中的情绪体验,从而认识到不同的场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号入座,体验当时自己的感觉,加深自身感悟。
活动参与三:看故事,明事理
故事一:王宁和杨帆是同班同学,她俩学习都很刻苦,学习成绩不分上下,都有考上一中的实力。在后来的中考中,王宁相信自己通过平日的刻苦学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在考试时,她镇定自若,不急不躁。而杨帆在考场上,却非常紧张,患得患失,一旦遇到一个自己不会的题,就急得抓耳挠腮。中考结果出来,只有一人榜上有名。
谁的名字会在榜上? 她俩差在哪儿?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
故事二:寓言:11世纪,人们做了一个实验:将同窝出生的两只小羊放在同一条件下喂养,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只小羊旁边拴着一只狼。结果这只小羊在极度恐惧与过度焦虑的消极情绪下,逐渐瘦弱,不久就死了;另一只没有看到狼的小羊却健壮地成长。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感悟,教师点拨。
得出结论: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不利于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和简单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情绪产生的影响,同时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做到乐学上进,生活中做个乐天派。
环节三:走进生活升华提高
多媒体展示材料:期中考试后,学习优秀的刘刚从老师手中接过考了80分的试卷,无精打采,神情沮丧;中等成绩的郑涛也拿到了80分的试卷,兴高采烈,神情飞扬,“再努力会考的更好”。
1、面对试卷两位同学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2、都考了80分,为什么刘刚和郑涛表现的情绪是不同的?
3、他们的情绪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回答,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内容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悟、提升,有所收获,从而实现本节课所设定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