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下册综合复习检测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附参考答案)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进行(寄生)生活;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三类。
2、在生活中,使食品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等,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对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物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所以我们应该把物品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这样可以防止物品发霉。
5、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来进行(腐生)生活的。
6、显微镜属于精密实验仪器,主要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和(载物台)、(调焦螺旋)、(镜架)六个部分构成。
7、物理变化仅仅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不仅仅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还生成了(新的物质)。
8、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只要有新物质生成,我们就判断为(化学变化);因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总是伴随有(物理变化),所以单独的化学变化是不存在的。
9、铁在有(水)、有(空气)和有(酸)、(碱)、(盐)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我们一般采取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涂漆)、(涂瓷)、(镀锌)等方法来防止铁制品生锈。
10、我们要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分析被描述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1、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我们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并且重的物体惯性(大),轻的物体惯性(小)。
12、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各种运动方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13、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动物在水中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是(游泳)。
14、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则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天体运动的中心。
15、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周期时间大约是(24小时)小时;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更替。
16、昼夜更替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17、(喜鹊)、(燕子)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夜幕降临时回巢穴栖息,它们被称为(昼行性)动物;而(猫头鹰)等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它们被称为(夜行性)动物。
18、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地球的公转形成(四季)更替。
1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从地球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0、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月球表面(高低不平)不平,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的(温差)很大;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没有(生物);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引力的(1/6)。
21、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骆驼可以在少雨、干旱的(沙漠)中生活;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22、动物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而适应不同的环境,(毒箭哇)用鲜艳的颜色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青蛙靠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来保护自己。
23、植物具有向性运动,受光刺激而引起的生长弯曲现象叫(向光)性,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的现象叫(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有肥的地方生长的现象叫(向肥)性,在干旱土壤中植物的根向有水处生长的现象叫(向水)性,这些运动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24、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25、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珍惜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鹮)、(大鲵)、(藏羚羊)等;珍惜植物有(金花茶)、(水杉)、(银杏)、(桫椤)、(银杉)、(珙桐)等。
26、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了筒形的物品,这叫做(仿生);许多重大发明都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如:根据蝙蝠用回声定位发现目标的特性,人们发明了(雷达);模仿人的器官及作用,人们研制出(机器人);根据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改变特性,人们研制出了(伪装依);根据壁虎的脚能在直立的墙壁上行走的特性,人们研制出了(登山鞋)和(杂技鞋);根据苍蝇的复眼特性,人们研制出了(多镜头照相机);根据植物卷叶的特性,人们发明建造了(筒形叶桥);根据蛋壳的特性,人们发明建造了(薄壳结构的屋顶)。
二、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1、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密切。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腐烂、分界。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怎样防止食物发霉?
答:把食物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
3、如何识别有毒的蘑菇?
答:一看颜色,菌面是紫色的蘑菇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二看形状,菌面中央呈凸状怪异的蘑菇一般有毒;三看分泌物,分泌物稠浓、呈紫褐色的蘑菇往往有毒;四闻气味,常有怪异味的蘑菇一般有毒。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物理变化仅仅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而化学变化不仅仅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还生成了新的物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总是伴随有物理变化,单独的化学变化是不存在的。
5、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
答:在铁制品表面,通过涂油、涂漆、镀锌或涂搪瓷等方法,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6、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答: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判断物体运动了,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判断物体是静止的。
7、昼夜更替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所以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更替。
8、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个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不同,有时太阳高度大,有时太阳高度小,有时太阳高度适中。这样在一年中就会出现冷热不同的四季变化。所以地球的公转形成四季更替。
9、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围绕太阳转。所以,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10、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地球上的人们就看不到或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11、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围绕太阳转,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地球上的人们就看不到或只能看到一部分月球,这就是月食。
12、假如我们去月球,应作哪些准备?
答:供人生存必须的氧气、食物、液态水,防冷防热的宇航服,飞向月球的宇宙飞船等。
13:珍惜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答:因为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被破坏而数量减少,人类的滥捕乱杀也造成珍惜动植物数量的急剧减少。
14、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应该怎样保护珍惜动植物?(答案略:自己想一想,然后写出来。)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附参考答案)
1、(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2、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3、古人利用(钻木取火)、(火镰)、(火石取火)、(阳燧取火)等方法获取火种。
4、能源包括(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
5、大气层是地球的面纱,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6、蜜蜂发现新密源就跳舞,如跳(“8”字)舞表示密源距蜂巢远,跳(圆圈)舞表示密源距蜂巢近。
7、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矮行星)、(小天体)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8、天文学上用(光年)作为距离单位,光在太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1光年约为(9.5万亿)千米。
9、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盘状)天体系统,它的直径约为(7万)光年。
10、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成功飞天,这次执行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是(景海鹏)、(刘洋)和(刘旺)。
二、简答题(附参考答案)
1、摆的秘密是什么?
答: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短摆动得快,摆线长摆动得慢。
2、电磁铁具有哪些特性?
答:①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磁性强弱能改变,改变线圈的匝数或改变电流的大小都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②电磁铁通电有两极,断电无两极。电磁铁的两极能改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两极。
3、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答:①皮下脂肪很厚,保温好;②以肉食为主,产生的热量多;③毛长而厚,保温性能好。
4、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钻木取火的道理是什么?
答:钻木取火是通过物体间的摩擦生热,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5、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答:①加强锻炼;②合理饮食;③保证睡眠;④心里咨询。
6、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哪些?
答:体力活动,吃食物,喝饮料;烤火进行外部加热等。
7、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答:①我和爸爸的皮肤相似,这种现象是遗传;②同一棵树上结的果实也不相同,这种现象是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8、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冷地方的空气重,压力大,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这样冷地方的空气就会向热的地方流动,自然界中的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9、怎样让小帆船在水中向指定的方向行驶?
答:想办法改变帆的位置方向,让帆面与风吹来的方向垂直。
10、降落伞是利用什么力量从高空缓慢下降的?
答:降落伞是利用空气的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
11、树木的年轮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①用来计算树木的年龄;②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③用来测知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等;④测定事物发生的年代,推断事物未来的变化。
12、列举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答:①水星、②金星、③地球、④火星、⑤木星、⑥土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
13、列举6个新能源的名称。
答:地热、核能、潮汐能、太阳能、可燃冰、煤层气。
14、行星定义包括哪三项内容?
答:①绕日运行,②近球形状,③轨道清空。
15、按顺序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17、人类信息传递发展经历了哪五个阶段?
答: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出现和使用,③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④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⑤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
18、因特网有哪两个显著的特点?
答:①覆盖面大,覆盖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②规范统一,统一使用“TCP/IP”网络协议,为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统一平台。
19、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为什么要上网?
答:①因为网上有很多资源,②网上有很多交流信息的方法,③在网上可以学习和查找资料,④在网上可以买卖学习和生活用品,⑤在网上可以做广告和了解市场信息……
20、你知道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吗?
答: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必须的食物等。
21、设计我们的未来家园。(答案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