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毕节5少年死亡 垃圾桶里看中国

(2012-11-24 02:50:12)
标签:

贵州

毕节

5少年丧命

垃圾桶

中国现实

杂谈

分类: 实时乱弹

五位花样青春的少年为了躲避寒冷,钻入一垃圾桶中并引火取暖,从而中毒死亡,一下夺去了五条生命。这一发生在贵州毕节的新闻,今日引来诸多议论,看到这条新闻感到五味杂陈。有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当地一女商贩说,在你们大城市,流浪狗都不会饿死,可这死的却是五条人命啊!是的,在大城市流浪狗流浪猫都是不会饿死的,有喜爱小动物的人会主动地放些食物给他们吃,可这五位少年却无奈死去。

垃圾桶里取暖而死,不由得让人想起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可这是个比童话故事更为悲惨的事情,因为一个垃圾桶一下夺去了五条人命。虽然是五条人命,但这却又不是垃圾桶的错。垃圾桶无辜地与五条人命联系了起来,但是垃圾桶又脱不了干系,那就从垃圾桶里看中国吧。

垃圾桶夺去了五条少年的生命,虽然是个偶然的事件,但这一事件也反映了一些当下中国令人堪忧的现实。事物与矛盾是并存的,并且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中国有无比繁荣的大都市,同时存在贫困不堪的贫困农村;有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皇帝,同时也有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有设施先进齐全的各类重点学校,同时存在风雨飘摇的校舍;有贪腐上亿的官僚,也有疲于温饱的农民;有……。这一切似乎都矛盾地并存着,这也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

 有些人可能会奇怪,这些孩子为什么有学不上有家不归呢?毕竟他们离家也只有几十里地。他们的家人又为何不去寻找他们呢?或许更有人怀疑这些本身就是不良少年!

事发之后有记者进行了实地的采访,五个少年所生活的苗寨在一个大山深处,通往村庄的道路狭窄崎岖,下雨之后便泥泞不堪。十多公里的山路没有通车,出山只能步行,成人从村庄走到镇上也需两个小时的时间,何况那些孩子。农村流行一些口号“要想富,……”,其中就有一条“要想富先修路”,看来真是不假。

这个村庄的贫穷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记者走进一家土坯房,“里面摆着两张床。一张床上铺着稻草,另一张床只有木板。家里除了一个柜子,再无他物。房间散发着强烈的霉味。村里没有自来水,每天清早,家家户户都要走两里的山路,只有那里才有一口水井。”看到这段文字,你会想到什么呢?对于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且从未经历过农村贫苦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这些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当一些人感叹这个美好的时代的时候,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当一些人公款吃喝中饱私囊的时候,一些人还在用几块砖头野营一样搭灶做饭。这些地方进步缓慢,时间似乎凝固在贫困之上了。

外面的世界与这样的山村有着天壤之别,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无比的吸引力。此时你便会理解,那五个孩子为何要有学不上有家不归宁愿流浪在外面了。在他们看来,外面的生活无论如何困苦,也可能会比待在家里好过些。这时肯定有人去指责孩子的家长,指责他们的不管不顾。肯定还会有人说,既然养育不了他们就不要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或者不要生这么多。每个人都有生育权,少数民族更是没有计划生育的政策,只是贫困改变了一些事情。父母对孩子都有世间最真的爱,只是有些父母无暇顾及,或者是无能为力。

媒体的不断报道,让这一事件持续发酵。官方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处理,有八名当地官员被处理。处理了又会如何呢?五条生命无可挽回,这些官员沉寂一段时间又会复出。应该为这些人做出更多的帮助,改变一些状况才是当务之急。

无意去批评政府,因为在如此大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完全一碗水端平,各种不平衡无法消除一直存在。只是感觉在当今的社会,这实在是个悲剧。一部分人优越高位中锦衣玉食,一些人无奈堕入垃圾桶命丧黄泉。垃圾桶很无辜,但从垃圾桶中更能看清一些问题,垃圾桶有光鲜的造型,也有着意想不到的不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