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纪行(七)——赤坎的那些樓和廬

标签:
赤坎的那些樓和廬賀喜樓務敏樓可以樓晦齊司徒公祠 |
分类: 大千世界·游记 |
开平纪行(七)——
赤坎的那些樓和廬
在開平赤坎,深入到各個村裡,你會發現,絕大部分的碉 樓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叫“某某樓”。另外還有一類房屋建築,就是“廬”。怎麼區分呢?樓,就是碉 樓,一般有五層以上,功能除了居住外,主要還是“碉 樓”的功能,即觀察、防衛等。而“廬”,一般在四層以下,功能就是居住,相當於富人的獨棟別墅吧。
上图:赤坎镇中股村的碉 樓
上图:英村村賀喜樓
碉 楼主要分为三种:众楼、居楼、更楼。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而防卫性强。居楼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既注重防御性,也讲究美观。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等。
——李铁军《开平碉楼——不那么美的特色建筑》
下图:英村村的“宸裔樓”,就属于眾樓,它們一般都建在村後。
本文標題圖片就是英村裡村後的三座碉樓,其中一座即宸裔樓,右邊一座為上圖的賀喜樓。
1、柱廊式:这类楼比较多。等距离排列的西式立柱与券拱结合,呈开敞状,显得典雅富贵。碉楼的柱廊多为步廊,有一面柱廊,三面柱廊和四面柱廊之分。
下圖:興賢裡的可以樓,為廊柱式碉樓。
2、平台式:平台式不像柱廊式上面覆顶,而是露天的,造型显得开放。平台的围栏多数是通过实心混凝土栏板,在外墙进行细部处理,增加其装饰性。
下圖:南樓村南樓,為平台式。
下圖:漩溪裡“怡怡樓”為平台式,倒數第二層為廊柱式。
3、城堡式:采用中世纪欧洲城堡封闭的圆柱体和教堂顶部塔尖装饰的建筑要素,远看就像欧洲的城堡。
下圖:蝦塘村“璨慶樓”為城堡式。
4 混合式: 以上三种的混合体。在开平D楼中更为常见,或柱廊与平台混合,或柱廊与城堡混合,或平台与城堡混合,或三者混合。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开平D楼除了以往研究中较多注意的防御和居住功能外,从社会背景、地理环境、与村落的关系、民众心理和D楼使用等方面考察,还具有防洪、办学、村落环境构建和社会心理、习尚承载等功能。它全面反映出近代开平侨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等变化,包蕴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試分析開平碉樓的功能——僑鄉文書研究之三》
下圖:英村村的賀喜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有些D樓也取了一些很溫馨有寓意的名字——下圖:英村裡“裔庭” 。
下圖:橫溪西社的“長安小築”。
也有祝福國家富強的——
下图:聯安裡“振華樓”。
下面展示一些“廬”的圖片——
上圖:蝦塘村路邊的兩棟聯排廬
上圖:橫橋村的“桐廬”和“裕廬”
上图:英村村的“綱廬”
附:幾張宗族祠堂照片,以方便理解本地的宗族姓氏和建築文化
上圖:麥屋村的“西岐麥公祠”
上圖:北興裡晦齊司徒公祠
上圖:大樹廈村的“國俊關公祠”
上圖:潭邊村“士榮關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