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印象之——家乡的野草野菜

分类: 动植物论说 |
我的家乡在皖南的东至县南部,龙泉河由北向南静静地注入鄱阳湖。两岸青山对峙、阡陌纵横、物阜民丰。家乡的各种野草野菜、山花野果,虽然有许多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或者有的叫出的土名字和书本上或是普通话的叫法对不上号,但对这些树木花草我都有着莫名的喜欢和探究之心。四季的更替,花木的盛衰荣枯,在我幼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婆婆纳: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这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杂草,冬季的菜园和油菜地里很常见。婆婆纳淡蓝色的花冠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
http://s8/mw690/001TdKcjzy732zhQZN5e7&690
宝盖草:又名珍珠莲、接骨草、莲台夏枯草等,唇形科野芝麻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这是在菜园里常见的杂草,老家方言里也没有给它定名,它的花真的很美丽。
http://s7/mw690/001TdKcjzy732zhTKfk66&690
苍耳: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别名有:卷耳、苓耳、地葵、爵耳等。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我们小时候喜欢用它来搞恶作剧,就是摘一把苍耳子很快地揉进别人的头发里,你要耗费好半天才能一粒粒地将它清理干净。
http://s6/mw690/001TdKcjzy732zi2nVrf5&690
平车前,俗称车前草,我们称它为“猪耳朵”。车前科车前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间及路旁,非常好认。
臭刺蕻
臭刺蕻:许多人不一定见过,其实它就是刺五加的嫩茎叶。我们家河洲上的水沟边有生长,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有人喜欢摘取扎成一把把的带回去做菜,我曾经采过一次,清炒了吃有一股浓烈的说不出的“药”味,其实就是它特有的味道,现在人重养生爱吃野菜,应该是好东西!
http://s7/mw690/001TdKcjzy732zidR66a6&690
茨菰:泽泻科茨菰属宿根性水生草本,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我们那里好像叫它“犁头尖”。它的地下块茎也叫茨菰,是一种很好的蔬菜。水田、水沟和浅水塘边很多,耘草的时候总会碰到,打猪草会采回家喂猪,但我一直没有发现它的地下块茎有多大,也没人家把它做菜吃。
http://s8/mw690/001TdKcjzy732ziH0An37&690
大薸:俗名水白菜、水莲花或是大叶莲,为天南星科大薸属的唯一物种。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繁殖迅速。在1970年代,我们那里的许多水塘里都有养殖拿来喂猪,我家里都曾经养过,和那种水浮莲一起。
http://s8/mw690/001TdKcjzy732ziPd4j67&690
艾草,我们叫它“大叶蒿”,一般是做猪饲料用。南方传统食品“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徽州人叫做“清明馃”,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作蔬菜食用。大叶蒿长得有些像艾叶,但叶片没有艾叶大,背面的颜色也没有艾叶那么白,茎秆没有艾叶粗壮,味道更没有艾叶那么浓烈。
http://s2/mw690/001TdKcjzy732zjosIF51&690
扛板归,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的全草。别名老虎利、犁尖草、犁壁刺、老虎艽、蛇不过等。我们小时候叫它“酸叶菜”(酸腌菜),它的嫩尖叶吃起来真的有要酸掉呀的感觉。
http://s6/mw690/001TdKcjzy732zjsowB35&690
盒子草,名副其实。盒子草属于葫芦科盒子草属,适合生于山坡阴湿处草丛中、沟边灌丛中。盒子草让我觉得奇异的是,果子成熟后中间会自动断为两截,如果你强行将它掰断,它有时候会“藕断丝连”。
http://s11/mw690/001TdKcjzy732zjz7M67a&690
虎耳草:爱生长于潮湿的山脚下、土墙边。全草入药,微苦、辛、寒,有小毒,清热、凉血解毒。儿时的小伙伴说这东西叫“六月雪”——夏天小孩子生疖子,将虎耳草的背面表皮刮去涂上口水贴在疖子上,治疗效果特别好!
http://s3/mw690/001TdKcjzy732zjGP1oa2&690
金线草: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处。我们叫它“马蓼”,马蓼种类多,还有水马蓼,都可以做饲料,猪牛都爱吃,但它们更爱水马蓼,这种金线草不能多吃。调皮的小男孩会用石头将马蓼在小水坑砸碎,汁水搅和到水里,小鱼都会被淖翻。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说的就是这种野菜,石竹科卷耳属多年生疏丛草本,不知道我们老家叫它什么。古代人、北方人采卷耳吃,但我们家里这种不起眼的野菜只是在讨猪草时采了喂猪。
繁缕:也是石竹科植物,繁缕属,别名鹅肠菜、鹅耳伸筋、鸡儿肠。春天的菜园里许多许多,小小的白花很漂亮。繁缕是杂草,可以喂猪。
http://s15/mw690/001TdKcjzy732zub6Fw4e&690
酸浆:茄科酸浆属,又名红菇娘、挂金灯、灯笼草、灯笼果、泡泡草等,果实可食用。我们小时候叫它“酸泡”,偶尔会摘一两颗尝尝味道但不敢多吃——浆果没什么特别味道,就是有股青气。
http://s11/mw690/001TdKcjzy732zux49Ada&690
毛茛,毛茛科毛茛属。毛茛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为发泡剂和杀菌剂,捣碎外敷,可截疟、消肿及治疮癣。也不知道老家土话怎么称呼毛茛,但对具有毛茛叶子一样的植物我们都怕它们有毒。
http://s9/mw690/001TdKcjzy732zuABEAc8&690
磨盘草
http://s15/mw690/001TdKcjzy732zuFmYS4e&690
磨盘草,为锦葵科苘麻属植物,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
http://s14/mw690/001TdKcjzy732zuPAS18d&690
牛皮蕻,这东西农村的孩子都认得——野蔷薇的嫩茎叶。春日融融,几个小伙伴去到刺蓬窠下摘牛皮蕻吃,撕下表皮露出嫩肉,甜脆爽口,你做梦都会记得。
http://s1/mw690/001TdKcjzy732zuSXzG60&690
荠菜
http://s5/mw690/001TdKcjzy732zuVrDKc4&690
荠菜: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我们叫它“碟菜”,因为荠菜长在地上摊开就像一只碟子。荠菜好吃,无论是清炒凉拌,特别是荠菜饺子,春节前后,非常受欢迎。野生荠生长在山坡、菜园、田边及路旁,现在已经有人栽培了。
http://s10/mw690/001TdKcjzy732zv6PHja9&690
芡实
http://s9/mw690/001TdKcjzy732zvdOVGe8&690
芡,为睡莲科植物,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别名有:鸡头米、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等,我们老家叫它“莲鸡蓬”,莲蓬下的叶柄叫“鸡莲杆”,果实叫“鸡莲子”。以前的水塘里很多这种刺莲蓬,夏天我们会给镰刀安上长柄去割刺莲蓬喂猪。这种莲蓬不用刀切,一煮熟就稀烂的了,所以不用担心它的刺。鸡莲杆去皮可以做菜吃,估计吃过的人不会很多,但做菜勾芡用的芡粉许多人都知道。
http://s10/mw690/001TdKcjzy732zvgkUV29&690
青葙
http://s15/mw690/001TdKcjzy732zvxMnAfe&690
青葙,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别名百日红、鸡冠苋。
http://s8/mw690/001TdKcjzy732zw1PbV47&690
青叶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的一个变种,和做布鞋打麻绳用的麻很像,我们叫它“野麻”。经常野生于山坡脚下、水塘边,野麻可以食用,徽州人做清明果也用这种植物的顶端嫩茎叶。
http://s12/mw690/001TdKcjzy732zwqEMb1b&690
石蒜
http://s10/mw690/001TdKcjzy732zwuAiJc9&690
石蒜: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有人叫它彼岸花、曼珠沙华,我们则叫它“牛屎花”,而把它的茎叶叫“老鸹旗”(老鸹即乌鸦)。叫彼岸花是因为石蒜开花的时候(深秋)叶子已经枯萎消失了。我也一直不知道牛屎花原来就是老鸹旗开的花,直到是1988年9月初的时候在庐山鹰嘴崖,看到还是青叶子的老鸹旗开出了牛屎花,当时非常惊讶,原来如此呢!老家老人们看到小孩子摘取牛屎花,会用一种委婉的口吻告知小孩不要把牛屎花带回家,反正认为它不吉利。但现在,有城市用石蒜花来美化,有些是在林下和绿化带里大片地作为地被栽种,很是壮观。
http://s12/mw690/001TdKcjzy732zwxI1l9b&690
鼠曲草:清明草,别名佛耳草、软雀草、清明菜、糯米青等,为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野生在田间地头和山坡脚下。我们老家清明有做饺子粑的习俗,有些人家就用这种叶子厚厚的毛茸茸的清明菊榨汁和粉做粑,翠绿的,非常好吃。但因为鼠曲草产量不多,许多地方都用前面说的艾草和青叶苎麻代替了鼠曲草,味道则各有千秋。
淡竹叶,又名迷身草、竹竹叶、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叶卷心,为禾本科淡竹叶属多年生本植物,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http://s12/mw690/001TdKcjzy73mZqFvGr7b&690
白茅:别名茅针、茅根、茅草、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我们家叫它“丝茅”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耐踩踏,要拔除更是费力,或许故此叫“牛筋草”。禾本科穇属一年生草本,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痢疾、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自古相传此草煎水常服大量服,防疫、抗瘟病有奇效。
http://s2/mw690/001TdKcjzy732zCwUoNe1&690
紫背天葵:毛茛科天葵属,别名夏无踪、小乌头、老鼠屎草等。
菟丝子草:又名金丝草,旋花科金丝草属植物,我们叫它“黄丝藤”,喜生于田边、荒地或灌丛处,是一种寄生植物,寄主有豆科、菊科、蓼科等的多种植物。以前农村大呼隆,生产队都要组织人力到黄豆地里“捉黄丝藤”,就算这样,每到收割黄豆的时候,都会看到有成片的黄豆被它缠绕致死。
http://s10/mw690/001TdKcjzy732zCHNRn59&690
莎草:中药香附子就是它干燥的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我们土话把这种东西叫“猪马栖”(有地方叫“猪毛青”),喜欢生长在沙质土壤里。韭菜地里很多,割完韭菜总要仔细拣出它来。
http://s2/bmiddle/001TdKcjzy732zCLSCZd1&690
狭叶香蒲:水蒲草、水菖蒲、水烛,为天南星科香蒲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我们把它的蒲棒叫“洋蜡烛”,因为它长得像一支很长的蜡烛或燃香。洋蜡烛止血效果很好,以前农村里人有了刀伤,多用它敷住止血。
http://s8/mw690/001TdKcjzy732zCUIbtb7&690
http://s5/mw690/001TdKcjzy732zD77OQ44&690
鸭舌草:我们叫它“鸭脚板”,也是水田和水沟常见的水草,人不吃它,喂猪可以。雨久花科雨久花属,鸭舌草又名水锦葵、水玉簪、肥菜、合菜。
http://s7/mw690/001TdKcjzy732zD9MkC86&690
鸭跖草:我们叫它“竹叶夹”,或许因为它的叶子像竹叶。鸭跖草最大的特征是它的蓝色的花,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
http://s16/mw690/001TdKcjzy732zDGhQ39f&690
一年蓬:菊科紫菀族飞蓬属,和飞蓬一样,我们都叫他们“长毛蒿”。但我们感觉这东西和飞蓬比显得更瘦弱,包括叶子,其余的都差不多。
http://s5/mw690/001TdKcjzy732zDNj8we4&690
鱼黄草
http://s15/mw690/001TdKcjzy732zDWCYK8e&690
鱼黄草和北鱼黄草:旋花科鱼黄草属缠绕草本,生于路边、田边、山地草丛或山坡灌丛。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属。现在许多城里人都会去山边地头采摘鱼腥草去除叶子煲汤或清炒食用,但我没看到我们老家有人食用鱼腥草。西南一带人喜欢吃鱼腥草的根,叫折耳根。
帧桐:马鞭草科大青属落叶小灌木,生长于湿润的林边、山沟及屋旁。别名臭牡丹,大红袍、臭八宝、矮童子、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臭树、臭草、鸡虱草等,各地叫法不同,小时候总看会在房前屋后的一些空地中看到它们,只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http://s6/mw690/001TdKcjzy73EqfapQV15&690
臭茉莉:马鞭草科大青属,又名臭屎茉莉、蜻蜓叶、冬地梅等,产林中、溪边。国内分布在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臭茉莉有祛风湿、治脚气和痔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