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困惑

(2013-12-31 22:40:08)
标签:

心理

困惑

安全感

常见

精神分裂

杂谈

     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他们要求高、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大、个人成才欲望也很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比较差,情绪不够稳定,大学生又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的群体。他们各项心理障碍易发的指标都比较高,而且差异显著。有些高校的个别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等因素,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但又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治疗,最后导致精神障碍并退学。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比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上大学后,在激烈的学业竞争等压力下,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失衡现象,继而出现挫折感。
1.角色转换与适应的障碍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2.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大学生由于交际困难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同时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压力会加重,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学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不当,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是来自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不善于为人处世,以及生活贫困。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受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
4.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是性困惑问题,大学生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压抑。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产生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等,埃利克森(Erikson)指出,如果个体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关怀,而被忽视、抛弃,受到敌视,他们长大后就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周围环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产生神经官能症的精神防御症状,他们将用这种方式去应付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再如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也会诱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6.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此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