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皎阳、骄阳及皢阳辨

(2011-12-03 02:57:38)
标签:

陈风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词典

骄阳

皎阳

皢阳

杂谈

    皎阳、骄阳及皢阳辨

 

        http://s9/middle/673d50e2xb3209033d138&690    http://s1/middle/673d50e2xb320908f6e60&690
 

                                                                                                        在描写天气炎热时,形容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通常用“骄阳似火”。然亦有用“皎阳似火”词的,用“皎”者取其“白而亮”之意。整个词义为: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http://s2/middle/673d50e2xb3209da45061&690
     《说文解字》对皎的原始意思解释为:月之白也。从白交聲。《詩》曰:月出皎兮。皎是指月亮洁白明亮。《诗经.陈风.月出》称“月出皎兮”,即用此义。

 

    http://s9/middle/673d50e2xb320aa3c79d8&690    http://s8/middle/673d50e2xb320a6f94797&690

《古代汉语词典》中对“皎”字的解释为:洁白。《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晴霁竟日,夜月复皎。”明亮。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迫:近。)清楚:明白。王逸《离骚经序》“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抱朴子.博喻》:“英儒硕生,不饬细辩于浅近之徒;达人伟士,不变皎察于流俗之中。”姓。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皎”处,皆取其温和的白而亮,而非白炽。曹植的“皎若太阳升朝霞”,也是指早晨热度较小的太阳,如月般皎白。

                http://s1/middle/673d50e2xb320b22cd100&690

     《说文解字》对“骄”字的解释为:马高六尺为骄。从马、乔声。《诗》曰:“我马唯骄。”一曰野马。《诗经.皇皇者华》“骄”作“驹”。从出土实物看,东汉一尺约23厘米多,和战国无大异。

             http://s8/middle/673d50e2xb320b8152967&690

    《古代汉语词典》对“骄”字的解释为:马高大健壮。《诗经.卫风.硕人》:“四牡有骄,朱幩镳镳。”(幩:缠在马口两旁镳上的绸带。)马性暴烈,不受控制。温庭筠《清明日》诗:“马骄偏避(巾+宪),鸡骇乍开笼。”指人骄横放纵。《诗经.魏风.园有桃》:“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史记.五帝本纪》:“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又)使骄傲。《左传.文公十六年》:“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孙子.计》:“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不习惯,不熟练。《逸周书.皇门》:“譬若畋犬,骄用逐禽,其犹不克有获。”强烈。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骄宠,宠爱。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 (孤露:年幼丧父,无人保护。见骄:娇宠我。)从以上例句可见:用“骄阳者,取马之暴烈,不受控制义,喻太阳似烈马般暴虐。

因此,“皎”的原始意义与引申意义,为月亮般的白而亮,是一种温和、平静、阴性、缺乏张力的状态。更进一步说,是为描写月亮的洁白明亮而量身定做的。将“皎”字用于修饰太阳,进而形容太阳的强烈,显得尤为不足,或为苍白无力。故在描写天气炎热时,当使用“骄阳”为妥。当然,对于“骄阳”一词的使用例句有: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阍。 茅盾《秋收》三:夜来露水是有的,稻比白天在骄阳下稍稍显得青健。

                http://s12/middle/673d50e2xb320bc3e8c6b&690   

那么,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率先将原始意义上的马高大健壮,用于修饰太阳,形容太阳光的强烈,进而形容天气炎热的?以目前的例句来看,较早用“骄阳”一词的为唐代,或更早些。愚以为“骄阳”系“皢阳”之误,或使用“皢阳”更为正宗与贴切些。由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编,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说文解字》对“皢”字的解释为:日之白也,从白,堯声。皢指太阳白炽夺目。如果说“皎”字是为“月之阴”量身定做的,那么,“皢字就是为“日之阳”量身打造的。如此看来,以“皢阳似火”来形容“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燃烧一样”,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2011年12月2日23:30-3日03: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奇玉欣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