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词中有哪些是夫妻之间的情诗?

(2014-07-21 16:29:27)
标签:

杂谈

中国古代情诗多,但挑选专门给夫妻读的,不易。古代情诗多数是表现思而不得的爱情、不成功的婚姻、不得白首的夫妻、青楼女子和薄幸佳客、大才子和女道士,很多是妻子去世之后的悼亡诗,这些诗意虽美,追索本事,不免哀伤。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的@高志宏 为您挑选了60多首专门表现夫妻之间幸福生活的诗词,编纂成《情书》。

做结婚纪念日礼物——only true love至爱金,我们给它设计了一个包装——一本专门给夫妻读的古典情诗集,把“至爱金”嵌入书中。

http://s10/mw690/001TdvAazy6KCvw2H2hc9

为什是情诗集,不是其他?

诗歌是所有文字表达形式中,最优美的部分,作诗的人将彼时彼刻的体验凝结成如此精美的句子,这些句子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进入他们的内心,引起种种奇妙的共鸣。人们爱古诗词,也是爱些来自古人的奇妙共鸣吧?

再者,爱情是美妙的,而婚后的日常生活,无论有多少深湛的爱情存在,依然避免不了有庸常的部分存在,吃喝,育儿,洒扫,金钱,甚至还有争吵。如果不能时时回顾我们为什么在一起,不免在日服一日的庸常生活中,磨灭掉爱的热情、一生相守的向往。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好的婚姻,不应该成为爱情的坟墓,而应该是加长的爱情。一对相爱的夫妻,应该有那么一些时光,抽离当下,做回不为日常生活所困扰的情人,重新确认,我们是因为爱,才走在今天的路上,而且会因为爱,继续走下去。

http://s11/mw690/001TdvAazy6KCwN9De24a

中国古代情诗多,编情诗集不难。不过要编成专门给夫妻读的,不易。夫妻誓言执手、朝暮相对、两情相悦,无需相思、离愁、别恨,而越是众口相传的情诗,越来自思而不得的爱情、不成功的婚姻、不得白首的夫妻、青楼女子和薄幸佳客、大才子和女道士,诗意虽美,追索本事,不免哀伤,于结婚纪念日的欢愉美意不合。

我们想要忠贞的爱、相守的诺言、相互的欣赏与赞美,甚或日常柴米餐饭中的点滴深情。自《诗经》、《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全唐诗》、《全宋词》一路披阅下来,《情书》得到了如下几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题出《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首诗其实并言情,而是写兵士征战。后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成为爱的誓言,才让它成为诗经中最广为人知的篇章之一。

这一部分,我们选择了诗经中表达男女之情的篇章,和像《击鼓》这样虽非情诗,但包含日后情诗名句的篇章。

《关雎》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君子爱淑女,天真喜悦。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赞美世间好女子。

《邶风`柏舟》,初非言情,后“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常用于情之坚贞。

《静女》,美好的约会和定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爱得决绝。

《木瓜》,木瓜木桃,琼瑶相报,永以为好。

《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三秋、三岁。

《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情深且婉转。

《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爱的向往。

《诗经》中的男女爱慕,简单直接、天真自由、活泼可喜,原本是民歌本色,可惜常被后世硬解为讽、刺之作,多了不少累赘,失去诗的本意。

http://s5/mw690/001TdvAazy6KCxhhUNuc4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题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大约作为汉末、作者不详的五言诗,也是诗歌史上最重要的五言组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当是以“如胶似漆”喻夫妻恩爱的由来。

这一章,我们编选了十余首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夫妻情诗或写夫妻之情的诗篇。相守誓言,远行叮咛,闺房蜜意,虽不及《诗经》名句流传广泛,写夫妻情深,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乐府《上邪》开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海枯石烂的誓言。

苏武《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夫妻恩爱,不忍离别。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丈夫远行的惦念,和远行丈夫的叮咛。

汉秦嘉《赠妇诗》和《秦嘉妻徐淑答诗》,诗歌史上少见的夫妻赠答。丈夫升迁远行,妻子在娘家养病,不获面别,因有赠答。

曹丕《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见人别妻,代做“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的誓言。这位魏文帝也是个多情的人儿。

晋杨方《合欢诗》,“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情投意合,常相厮守,不过如此。

南朝梁萧纲《咏内人昼眠》,“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丈夫眼中酣眠的娇妻。

南朝沈约《六忆诗》,“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闺房柔情。

何似还家早

题出宋晁补之《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待命不得归,辜负春景,再多乐事,哪里比得上早点回家呢?

这一部分,我们选择了一组特别的夫妻情书——唐宋“寄内”诗词。

古代丈夫家国天下,所留诗文,写景、即事、论史、干谒、与友人唱和居多,间或冶游,也不乏诗文酬红粉佳人,唯独写给妻子的,少而又少,那些写给妻子的千古名句,只有一个共同出处——“悼亡”。元稹悼亡妻,写“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轼悼亡妻,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纳兰性德悼亡,写“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悼亡诗词的光芒太盛,却掩盖了另一类更家常的古代情书“寄内诗”的温暖辉光。丈夫不在家,写诗给家中妻子,或言别情,或叮嘱家事,甚至有耽误归期、临时值班的“请假”,都是日常、体贴的夫妻温情。

唐崔融《塞上寄内》,“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如果春风可寄,我就把春风寄给你吧。

唐苏颋《春晚紫微省直寄内》,身为高官,晚上值班不能回家,向妻子“请假”:“别离不惯无穷忆,莫误卿卿学太常。”不惯别离,无穷惦念,我不在家,卿卿也要好好的哦。

唐 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辛苦事行役”,还不忘写长诗给妻子,细数羁旅情状,末尾叮咛“春江足鱼雁,彼此勤尺素。早晚到中闺,怡然两相顾”,常常写信,我很快就回来啊。

唐刘兼《江楼望乡寄内》,“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月夜望乡,思念贤妻。

唐彭伉《寄妻》,“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你不用化作望夫石,我很快回来陪你赏花了。

唐河北士人《寄内诗》,“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画眉的青黛你要留好,待我回来画眉给我看啊。

杜甫的《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未言明写给妻子,却以“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表达了自己长年漂泊在外对妻子的歉意,和另一首《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同样的情怀。

唐孟郊《别妻家》,才离开妻子的家,就开始思念,“鸳鸯卷新赠,遥恋东床空”,“孤云目虽断,明月心相通”。

白居易“赠内”诗写得不少。新婚时写“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赠内》);老年时写“忆同牢卺初,家贫共糟糠。今食且如此,何必烹猪羊。况观姻族间,夫妻半存亡。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旅途舟中写“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总愁人”(《舟夜寄内》);感叹生活清苦写“暗淡屏帏故,凄凉枕席秋。”(《赠内子》)。

唐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妻子生日,自己不能还家,先祝“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再体贴妻子“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

唐陈季卿《别妻》,“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深情,也写实。

宋欧阳修《行次寿州寄内》,“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 ”。行至当年共游处,也不忘写诗告诉妻子。

宋陈与义《九月八日戏作示妻子》“小瓮今朝熟,无劳问酒家。重阳明日是,何处有黄花?”家酒新熟,日常的喜悦。

宋晁补之不但写词“寄内”,还饶有趣味地模拟妻子心态,“代内”答自己。“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满江红寄内》);“西园红艳绿盘龙,辜负一年春好。锦城乐事,不关愁眼,何似还家早”(《御街行待命护国院,不得入国门,寄内》)。模拟妻子轻怨,“谁教又作狂游远。归路杨花满”(《虞美人代内》);“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临江仙代内》)。

宋词人毛滂在宋词史上以清丽婉转的爱情词闻名。耽误归期会写词寄内。“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远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像。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船未到家,“寸心先往”,想像着妻子高楼遥望,充满歉意,“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安慰妻子,明天就能回家了,“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毛滂不但写夫妻日常生活,还在妻子的生日,为妻子写词贺寿,一往情深。(见下章《几千年好》)

宋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艰辛旅途,别后心情,句短心深。

唐梁锽《代征人妻喜夫还》,实为代女子“寄外”,丈夫归来,且娇羞,且欣喜。“ 莫道幽闺书信隔,还衣总是旧时香。”衣是旧时香,情是旧时情。

唐长孙佐转妻《答外——佐转戍边不归寄书与妻作诗答之》,征人在外,寄信给妻子,妻子写诗做答。“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唐陈玉兰《寄外征衣》,寄去寒衣,也寄去思念,“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http://s16/mw690/001TdvAazy6KCxoC3Ez8f

几千年好

题出宋张仲殊《步蟾宫妻寿夫》”笙歌喜庆争催晓。篆烟舞、龙鸾缥缈。香罗上、不画寿仙人,献一段、长生寿草。 一心一意同欢笑。两心事、卒难得了。教传语、天上太白星,剩借取、几千年好。”

这一组,仍旧是特别有趣味的夫妻诗词——宋人的夫妻祝寿词,更多是词人丈夫写给妻子,赞美妻子,所谓“誉妻”,古已有之。

向子諲是爱给“老妻”写词祝寿的一个,词牌年年不同,赞誉祝福年年真切。

“疏疏淡淡,冷艳雪中明,无俗调,有真香,正与人相倚”(《蓦山溪老妻生日作。十一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