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班主任开家长会的几点建议
(2010-06-26 20:56: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得点滴 |
下周一晚上(2010年6月28日)学校就开家长会,在这里我想给班主任提几点建议。
一、建议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不要过多围绕成绩
每次参加家长会,班主任总是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稿得一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家长心情紧张化。开家长会的目的就是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一起把孩子教育好。把焦点始终放在学习上并不合适,只会使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抵触,对教育孩子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老师在家长会上多表扬每个孩子的优点,再谈些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家长做什么,效果会好得多。
二、准备一点互动时间
有些家长想在家长会和班主任、科任老师多谈谈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也想和别的家长交流一下教育子女的心得。如果学校领导或班主任从头说到尾,根本没有相互交流的时间,会让家长失望。
三、举行家长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盲目化或搞形式
学校在开家长会前,应先给家长发了一份问卷,说可以把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棘手的问题写出来,比如,“怎样使孩子养成好习惯”等问题。让家长听后感觉到自己很受启发。家长会就应该是一个家长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开放的形式和鲜明的主题,对家长教育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四、家校应该和谐共处
家长会,我总觉得应该是轻松快乐的,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老师和家长一起商量着如何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针锋相对似的。话又说回来,教师和家长如果总是处于这样紧张的关系,肯定不利于教育孩子。
五、做好全面规划,追求实效
家长会,本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我们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但现实中许多家长会变成了校方的‘独角戏’。家长即使偶尔向老师反映情况,因为家长人数太多、时间有限等原因没有双向互动,更谈不上深入探讨。我建议,一是分批召开家长会,按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把学生家长分成几批,这样也能加强家长会的针对性。二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确定交流重点,可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不占用公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