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信阳日报》—我的良师益友发2024.9.12《信阳日报》“百花园”,谢谢杨柳老师!

标签:
图片杂谈文化情感 |
分类: 网文转载 |
《信阳日报》,我的良师益友
- 不知缘于何时?我邂逅了《信阳日报》。也许是缘分使然,也许是出于偶然。但自从拥有《信阳日报》那天起,我就与她结下不解之缘,没有间断地订报、阅读、然后装订成册。有公费的,有自费的,也有好友赠送的。《信阳日报》坚持以党的办报精神为指导,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为促进信阳地区经济发展,繁荣革命老区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信阳日报》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信阳同奋斗、共成长,知识丰富,贴近生活,服务人民。这与《信阳日报》历届领导的精心策划、各位编辑老师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办报的宗旨明确,办报思路清晰,是《信阳日报》一大亮点。集政策性、知识性、生活性、可读性、便于收藏于一身的《信阳日报》,才是几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长盛不衰的一大秘诀。
- 我是文学爱好者,更是集报爱好者。1994年以前的《信阳日报》小巧玲珑,1995年以后的《信阳日报》高端大气,我的书橱里已有30多本或四开或两开装订精细、加封面、题有年份的《信阳日报》。我从《信阳日报》中汲取营养,转化为能量,不断使自己成长、成熟(但未成才)。这是我一如既往订阅《信阳日报》的动力。开始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光读光学而从不动笔写。后来是既动口又动手。我从新闻通讯写起:1993年7月14日,我的处女作《往流镇设立“新闻工作者日”》在《信阳日报》一版“新闻简报”栏目发出后,引起固始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其他乡镇都以往流为榜样,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并注重发现培养业余通讯员。此后10年间,我经常在《信阳日报》的“校园晨曲”、“经济短波”、“信阳各地”、“政文快讯”、“政法天地”等栏目中露脸。同时,在《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教育时报》上也发表通讯、简讯几十篇。成为固始县小有名气的“通讯员”,多次受到县委宣传部和镇党委政府表彰。
- 2005年8月21日,我的第一篇散文《母爱如诗》发《信阳日报》(星期刊)“社会·人生”栏目,激发了我的习作兴趣,20年来,我在《信阳日报》上发表文学稿近百篇。当然这与各位编辑老师的厚爱分不开。可以说《信阳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提供了写作平台,使我找到了用武之地——我真诚地感谢《信阳日报》!
-
30年来我笔耕不辍,写作热情高涨。我很荣幸地经过《信阳日报》“认识”(大都未曾谋面)了许多文学大家,从他们不同风格的文章中学到了很多受益终生的知识。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不断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增强了我运用写作知识的能力。
- 2011年12月28日《信阳日报》第六版“信阳作家”专版发表了我的《故乡的夏天》、《远去的二娘》、《别样的幸福》、《槐花飘香母亲节》、《宅沟的记忆》、《心献新县》六篇文章并附了作者简介,使我荣幸之至。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 工作之余,充分利用别人喝酒、聊天、打麻将的时间从事写作。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转化成文字,通过邮件(先是通过文字投稿)发到报社或杂志社,先后在《中国作家网》《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教育时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贵州经济时报》《现代金报》《郑州日报》《学校品牌管理》《千高原》(原《散文世界》)《散文选刊·原创版》《海外文摘·文学》《大观》《人生与伴侣》《西部散文选刊》《河南文学》《小品文选刊》《百姓作家》等网络、报刊上发表散文近400篇。并把发表过的结集出版了《淮岸花香》、《纸上村庄》。其中《一杯苦丁茶》、《表叔》选入《当代散文》(2006年卷);《同在灯光下》入选《新世纪精美散文随笔选》。《又是一个没有蝉声的夏天》入选《大众散文》;《远去的二娘》入选《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知了声声叫做夏天》获“全国首届鄱阳湖文学‘陶渊明杯’散文大赛”优秀奖。另有多篇文章被《报晓》《弦歌》《未名文艺》《凤台文艺》《信阳文学》《史河风》《息州文艺》《大别山泉》《校园文化》《蓼城文艺》《花都》等刊选用。由于成绩突出先后加入了信阳市作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
- 虽然没有获得过大奖,但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出现在报刊上,那是一大幸事。周边的文友们常来斗室相聚,谈论最多的是我的写作动力,我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这是我的爱好;更是《信阳日报》给我的力量;是《信阳日报》社那些不曾见过面的编辑老师们的栽培……
- 古人曰:“玩物丧志”。赌博伤神、喝酒伤胃、抽烟伤肺、闲聊无益……我处理完一天的工作,蛰居斗室,于灯光下、音乐中,一杯清茶伴我伏案或读或写,获取难得的清静,既激发了灵感,又化文字为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 我能有今天,十分感谢《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