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作《李笆斗》发2022.9.26《信阳晚报》“故事汇”。谢谢程云老师!

(2022-09-26 20:17:10)
标签:

杂谈

小小说

文化

教育

分类: 网文转载
拙作《李笆斗》发2022.9.26《信阳晚报》“故事汇”。谢谢程云老师!
李笆斗
周明金
       元朝末年兵荒马乱,水、旱、蝗、 疫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 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 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明洪武年 间,各地官吏纷纷向政府告具各地荒 凉情形,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 荒芜,财政收入剧减。就连朱元璋也 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 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 急务”,于是采纳了郑州苏琦、户部郎 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 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移民 屯田的决策,一场大规模的移民高潮 开始了。 
       原籍山东枣林庄的一位姓李的 中年人被移民,他挑着两只笆斗。一 只笆斗里放着自己不满周岁的儿子, 另一只笆斗里装着被褥衣服和一公 一母两只鸡。带着妻子,从枣林庄沿 着官道,一边讨饭,一边往河南腹地 漫无目的地走。 
       这位姓李的中年人离开山东老 家时挑着两只笆斗,于是人们就叫他 李笆斗。李笆斗携妻带子,背井离 乡,别亲弃家,奉皇上之命没日没夜 地往中原河南“迁移”。饿了就进庄 入户讨要些残茶剩饭,渴了就喝口沟 塘渠水。夜晚借宿人家的房檐下或 寺庙里。他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受尽饥寒苦累。 
       这天上午,李家三口来到荒无人 烟的“野鸡洼”,他们走得筋疲力尽, 脚板磨起了泡,肩膀压肿了,于是李 笆斗放下担子,一家人坐在路边歇 息,妻子抱出儿子喂奶。丈夫从笆斗 里掏出两只心爱的“宝贝”,准备捉蚂 蚱喂它们。那只饥饿的公鸡见到肥 实的蚂蚱便展开翅膀奔向草丛自己 寻起食物来。这时,山坡上有几只野 鸡也在草丛中觅食。见有异类侵犯 它们的领地,群起而攻之。大公鸡肚 中饥饿,发现有美食可吃,怎肯相让, 于是便与几只野鸡斗了起来。 
       狭路相逢,一场战争终于爆发 了。它们迅速拉开决斗的架势。领 头的野鸡“咕咕”发号施令,然后“腾” 地蹿了上去,对准公鸡就是一个“腾 空飞脚”蹬过去,上面“双峰贯耳”。 公鸡机灵地一闪,躲到一边。但它没 有还击,似乎在探虚实。领头的野鸡 扑了个空,十分恼怒,迅疾来了个“鹞 子翻身”,对准公鸡使出了“浪子踢 球”,爪到翅到,两翅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猛击公鸡。公鸡迅速挪动身子 “嗖”地跳出几步远,火被惹起。领头 野鸡来个“黄莺梛囊”叼住了公鸡的 嗉子,下用“兔子蹬鹰”,狠狠地踹向 公鸡。说时迟,那时快,公鸡一个“大 鹏展翅”躲了过去……一旁的其他几 只野鸡跃跃欲试,只见敌我双方搅在 一起,连下嘴的空也没有。突然公鸡 一个狠招下去,领头野鸡双眼流血, “嘎”的一声飞腾而去,其他野鸡本想 抖出威风,头儿都败了,估计谁也不 是公鸡的对手,“呼啦”一声逃也似的 飞走了。 
      李笆斗离开山东枣林庄时,曾请 卜卦先生卜了一卦,先生说:“只要自 己的家鸡斗败野鸡就可以在那里安 家落户!”现在公鸡叨败了野鸡,李笆 斗决定在这里住下不走了。他与妻 子砍下一些树枝茅草,在“野鸡洼”最 高岗坡上选择了一处平坦的地方搭 起了一间茅草庵,一家人住了进去。 夫妻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出了 一块块良田,他们一边开荒种田,一 边养鸡。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鸡生蛋,蛋 孵鸡。三年后,李笆斗在岗岭上盖了 两间茅草房子,买了耕牛,添置了耧 犁锄耙,碾子石磨,插拔扫帚扬场 锨。过上了农耕生活,并代代繁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