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

(2013-01-12 20:59:22)
标签:

从小培养

于各位

社会影响

典型

政绩工程

杂谈

分类: 有感而发

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和精神领袖,应该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该校的教育发展而殚精竭虑,为该校的教学成绩而孜孜以求,不遗余力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是有的校长把学校当成企业来经营,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以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抛开自身的职责而去搞花钱买门面的“形象工程”和有利于自己升迁的“政绩工程”。

所谓“形象工程”,是指校长为了个人的目的和利益,不顾学校自身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标榜政绩的工程。

“形象工程”已经演变成贬义词

所谓的“政绩工程”,即是变了味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自古以来,为官一任的人都希望能取得“政绩”,获得好名声。但是,当“政绩”被添加上“工程”后,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一提起“政绩工程”,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它与“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捞取政治资本”等否定性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校”、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实际成效。而“政绩工程”,则是在政绩里掺进了个人的虚荣心和政治的功利性成分,甚至被一些人当成邀功升迁的“垫脚砖”,也就是所谓的“形象工程”。我认为,“政绩工程”就是急功近利、贪图虚名的代名词。因此,何为“政绩”、何为“政绩工程”,对于各位校长来说,是该好好思考一下,千万别把“政绩工程”当作“政绩”,或用“政绩工程”代替“政绩”。

某一农村小学校长外出考察,发现一些城市学校的学生都穿整齐划一的校服,美观大方,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回来后邯郸学步,请人设计了一种新潮流行的款式,要求学生人人交钱购买校服。并强调穿校服的N个好处。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由爷奶或外祖父母看管,老人的经济来源要靠子女孝敬,几十元、上百元一套校服,在老人看来,无疑是奢侈品。再说了今天收这费,明天收那费,老人们日常生活已捉襟见肘,哪有闲钱交什么校服费。校服费收起来困难重重。校长命令各班主任,不交钱买校服的——走人。学校与家长关系紧张了,与社会矛盾激化了。该校长的不人性做法受到社会强烈谴责,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并向家长公开道歉。

校长本应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合理使用学校的经费、校舍和设备,组织实施学校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职工的集体福利,提高办学效益。可是有的不这样,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为了赚取社会影响,博得“学生个个知书达礼”的好名声,要求学生无论在校园还是走在上学或放学的的路上,都要面带微笑,遇见年纪大点的,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要敬礼问好。口号是:“文明礼貌,从小做起”。要求学生互相监督,搞得学生笑比哭还难看,搞得路人也莫名其妙。

这是典型的为了“政绩”的“面子工程”。这种做法能否长此以往,很难断言。我认为这样做的意义不大,文明礼貌是该从小培养,但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便有了作秀之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