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和越越一人拿着一桶酸奶喜滋滋地吃着,浩浩伸手递给我让我也吃了一口。这对浩浩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他很乐于和我分享他的一切。奉行赏识教育的我立刻大声说道:“宝宝真棒,知道好吃的也要分给妈妈吃。妈妈真是太开心了。”
浩浩小声嘀咕道:“妈妈你不要再说那样的话了。”
我吃了一惊:“为什么呢?宝宝为什么不想让妈妈说了?”浩浩低着小脑袋不说话。
莫非类似的话我说的太多了,浩浩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我踹夺着……应该不是这样,这是小浩第一次决绝我的善意夸奖,一定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我不想给浩浩任何不好的暗示,也不想浩浩因为拒绝妈妈的好意而觉得自愧自责,所以试探性的问道:“宝宝不希望妈妈说,是不是因为,即使妈妈不说夸奖宝宝的话,宝宝也会给妈妈吃的?”
小浩开心的点点头,声音稍微大了一点:“是的。妈妈,你以后就不要对着我再说那样的话了。”
我看着小浩的眼睛,认真的说道:“好的,妈妈知道了。以后我对宝贝就不说那样的话了。”
孩子笑了,我也笑了。
这次事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赏识教育虽然很好,可以鼓励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但运用起来也要有一个度。比如这一次,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个很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应当适度降低该类赏识的频率和力度。同样来说,这对孩子也是另一种赏识:妈妈已经认可了我的成长,不再为这么“小”的事情夸来夸去了——这也是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吧。
对于敏感谨慎的孩子,妈妈的认可也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拒绝别人不是什么羞愧的事情,是每个人正常权利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