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溺爱”与“自由”的博弈

(2010-09-28 14:54:47)
标签:

hh

宝宝

成长

自由

溺爱

信任

保护

尊重

育儿

分类: 浩之教养沉思篇
    博友“为你学乖”常来看我的帖子,常常感慨家人对孩子太宠爱娇惯。看来她的公婆与我的公婆完全不同,育儿方式自然也不同。
    她常常提出质疑,孩子到底该怎样带?是严一点好,还是给他自由让他快乐成长好?但给他自由了,是否就是溺爱了?发生了不希望发生的结果了,又该如何?
    为此,我给她回了两次贴,现在总结一下,发在这里——
 
    看到你的话,我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矛盾心情。真是很雷同啊!在这里,我很想和你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溺爱”,是一个很难界定范围的词。因为这种定性的判断,通常比较主观,是依据评判者的标准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公允,很难判断。
    比如:我姐姐就认为我有点溺爱孩子。而我却解释我自己的行为是:等待!我认为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成人的耐心。只有你展示给孩子耐心,你的孩子才会变成有耐心的人。
    欧爸现在就没有耐心、对家人很挑剔,因为他父母对待他在成长过程中犯的错误比较挑剔、比较没有耐心。欧爸自然学会了这种行为标准。他也常常认为我溺爱孩子,对孩子什么都不管。但我的看法和他不一样,我认为自己最了解孩子,我更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有时孩子是错误的,只要不危及生命健康、危及道德底线,我都会允许孩子尝试,孩子尝试后才会知道结果,知道正确的和错误的界限在哪里。成长都是有代价的,犯错误,接受自然结果,是比父母家长的管教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我总觉得,我们成人更应该向阳光和大地学习。对待孩子,我们应该做的是提供基本的生存基础、提供合理公正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做修剪枝的工人。
    人们常说,人是最高级的生物,人比动物植物有感情。但在我眼里,修剪枝的工人,比起阳光和大地来,更加无情的多!至少阳光大地哺育众生而不求回报,而修剪枝的工人心里没有爱,他们看不到生命本身,却对小树上的一点缺陷和扭曲也看不得眼里,要统统修剪掉,剪成他们心中某个固定的形状才罢休,而被修剪掉的,只有少数是坏枝,大多数都是好枝!
    要知道,缺陷和不完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是生命的一部分!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所以我总是对欧爸和我父母说:我感激我的公公婆婆,没有他们,我自己不可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从来不是反对他们的为人,我只是不喜欢他们的行为方式。而我也只是在浩浩的头六年给他庇护,希望他能自由成长,我不会永远干预孩子的生活!

    要强调的有一点:我们给孩子自由,不是为了简简单单的给他快乐,而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为了他们的独立!
    有些成人,为了让孩子一开始就走到正确的路上、掌握正确的方式,(经常被用到的表达方式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会包办代替、或者打断孩子的思考、体验的过程,把危险指给孩子看,把结果、结论全都告诉孩子,用吓唬的方式剪去孩子“因探索世界而产生的出错率极高的行为”,以及类似的杂枝!
    成人总解释说这样做都为了孩子好,其实这样做孩子收不到多少益处,受益的往往是成人:谁都知道干干净净的吃饭好收拾整理、干净的脚不会弄脏床单、孩子摔倒弄脏了衣服回家还要大人来洗,玻璃镜子易碎,打碎了容易扎伤人,还要收拾很麻烦,文雅的行为不会被旁人指责嗤笑……但这些都是成人的规则,孩子没有经历过,更谈不上知晓如何应对。
    成人总以为,我教给他,他就会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成人不同,就如同农作物的生长,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只要给他适宜生长的水分和温度,防止鸟儿来啄食,种子自己会长,长出枝叶后才需要除草、除虫(你看,是除掉环境中的有害物,而不是除掉枝叶);再大些才需要修剪枝条,为了结出更多的果实。孩子就像是那颗种子,早期的孩子(通常认为是六岁之前)是经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而自我成长的。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你根本教不会他!
    (其实,成人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什么时候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反应能力等等。。。这些统统是在人的基因密码中已经决定的,就如乳牙什么时候长,长成多大、什么形状,这些都是已经前定的事情,外人根本无法更改!所以不要妄想去改变什么人!成人常常妄想,觉得自己能改变别人。其实改变,是因为那个人的柔软度足够,并愿意为你改变,让你欢喜,那只是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更有爱心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某人做功的原因。)
    我常常告诫孩子,不要站得离电视太近,太近有辐射伤眼睛;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我现在知道这些话对三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和窗外的炮仗声,没什么区别,他根本不可能理解和接受。所以根本不会产生看电视要离远点的念头,你说多了,他还以为你和他闹着玩呢。

    既然孩子是自己成长的,那我们该教孩子些什么东西呢,还要不要教他守纪律、要不要树规矩?这是我刚刚开始接受自由理念时,最常想的东西。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孩子有了自由,成长的过程才会是快乐的,在简单快乐的情绪中,他们才能用正常的心态面对每一个遇到的事物,经过理性判断,得出合理结论。这样的结论对孩子才是最有用的,最能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
    但有一点家长们常常忧虑,给孩子自由体验的过程中,不一定什么都是美好、快乐的,孩子得到自由的同时,其实还同时得到了各种被伤害、经受挫折的机会。有的时候伤害可能会很大,大到难以承受(这就类似于鸟儿对种子的啄食)!
    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给孩子自由!家长如果不给他这些机会,那么当孩子有一天离开父母的保护圈时,独立面对危险时,那就真的危险了。所以一定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自由、同时在他们危险时,给他们安全保护。他们可以自由的体验各种感觉,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了经验,自然抗挫能力就会增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就会提高。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突发性事件,受伤害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独立性极差的孩子。我们常常很容易谴责那些作恶的人,批评现今的孩子都太脆弱,抗挫能力太差!但这些都是谁造成的?这些孩子为什么抗挫折能力太差、自我保护意识极低?他们是被自己的父母的保护害掉的啊!

    我不断的反思、不断地学习,最终认识到一件事情:给孩子自由一定要彻底,孩子越早独立越好!但孩子的特性决定了早期他是难以离开父母家人的支撑的,特别是情感上的支撑,如果我们过快的抽离,他会在学会独立、学会勇敢的同时,在孤立无援中变得孤僻、偏激、冷漠,进而丧失了爱心。所以,我们要给孩子陪伴,让他们在自由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家人的拳拳爱意,这些爱,才是生命的真实意义。一个内心有爱的人,最接近幸福!

   这里又要说到你提过的溺爱了,什么是溺爱。我认为,给孩子自由不是溺爱,包办代替才是溺爱!把所有的危险和挫折都挡在自己能力的保护伞后面,给孩子没有错误的生活,才是溺爱!孩子做错的时候,不舍得他难过委屈而用假象蒙蔽他,才是溺爱!因害怕孩子受伤害,而把有限度危险无限制的放大,以达到阻止孩子犯错的心理状态,才是溺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只为了孩子一时的开心,才是溺爱!(这里的过分,应当根据家庭环境来定,不是所有父母觉得不应该给孩子的东西,都是过分的要求。父母抚养孩子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提高的。)
    
    我现在觉得教育孩子真的很简单很轻松,因为孩子不需要大人过多的教育和干涉。
    每次我和孩子有冲突了,我就告诉他我做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告诉他真相,不需要编个借口哄骗他,纯粹的事实最容易贯彻始终。他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没关系,只要不伤害健康安全,我基本都会放手让他去尝试,因为有了大人的告诫和尊重,孩子会非常珍惜这种尊重,他们不会滥用你给他们的自由和权力(只有受到过份压迫的人,才会滥用自由和权力),他们会小心谨慎的去尝试,有时会有成人难以承受的结果发生,那也往往是因为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足,还把控不了状况,他也不希望坏的结果发生,或者他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恶性结果。所有这些都没有关系,当你的心真正放开后,你会发现,包容孩子很容易!
    成人也在成长,也有犯错的时候,那就果断的承认自己错了,对孩子说“对不起”,把他向成人一样对待、去尊重他。
    你教给他们正确的方式,你陪伴他们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有限的帮助,他们就会格外珍惜你的尊重和宽容,变得特别想在你面前表现出优秀的一面,从而变得越来越理性和有自制力。赏识教育就是在这时变得特别有效果。
    与此相伴的挫折教育,自然界会给他,只要父母家人不要过份保护包办,几乎处处都是挫折教育。我们周围从来不缺乏挫折,缺乏的是赏识和信任!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父母喜欢干涉孩子的成长,因为他们打心底里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会经过一百次错误后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而人的自信心、意志力与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在成人的保护下,变得越来越脆弱、直至消失!
 
    这就是孩子的成长方式。我正在一步步的见证浩浩的成长,也希望你能见证到你的孩子的成长!

   不知道我这些解释,能否解释你心中的疑惑,希望能有所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